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宣布,位于乐山市境内的西坝窑址目前已发掘出5座南宋至元代的窑炉。
西坝窑址是今年1月在乐(山)宜(宾)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窑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建益村、庙沱村一带,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大致分布在岷江一级支流沫溪河右岸的山坡上,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窑址群。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胡昌钰介绍,目前,已在高速公路规划红线内进行了350平方米的抢救性发掘,发掘出5座南宋至元代的窑炉。其中,保存较好的有3座,窑炉的门道、火塘、挡火墙、烟囱等部分大致完整,其建筑规模应该是当时也比较罕见的,为四川陶瓷史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黄晓枫说:“元代窑址在四川境内极为少见,从调查和发掘情况看,西坝窑址从宋代即已存在,元代时达到高峰期。”
四川大学考古系马启贤教授表示,乐山在古代是一处交通枢纽,西坝窑址依山面水,生产的产品可通过水路直接运走。从窑址的范围之广、时代之重要来考虑,已具备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水平。
另两位考古专家宋治民和黄伟认为,西坝窑址可能属于民窑系统,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其发现对中国瓷器发展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专家们现场考察后表示,鉴于高速公路改线困难较大,将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与高速公路建设方协调落实搬迁经费,对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窑炉进行易地搬迁保护。此外,还将继续对高速公路红线以外的窑址区进行勘探并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