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陶企老板打电话叫我去他办公室喝茶。刚一落座,老板就说:“有空多来坐坐,不出年底我的厂子要搬去四川,那时想经常见面都难了。”这位平时从来不忆苦思甜的老板,居然滔滔不绝地回忆起六年前的事来。当年,土生土长的他移民国外,以外商独资的身份开办了这间厂。一次去车站接人,不小心将车停在了禁止停车区内,有治安过来叫他把车开走。他理直气壮地说:“你看看车牌。”治安看后,笑着对他说:“接到朋友赶紧开走啊。”
享受了几年外商投资的如此种种“优待”和“特权”后,突然有一天,这位老板发现这些“优待”和“特权”统统没有了,好不容易才适应过来。突然又有一天,这位老板发现自己的企业被列入“淘汰转移”名单了。去哪里呢?选来选去最终选了四川。我说:“你污染了广东我不管,跑到四川去污染了我家乡的花花草草可饶不了你。”老板笑着说:“那我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玩笑之余,我想这位老板的厂子在佛山陶瓷[FsTaoci.Com]企业怎么着也排得到中间行列,应该是可以进行“改造提升”的。佛山重拳整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包括陶瓷),并根据现有陶瓷企业的规模、品牌、能耗等指标,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转移一批”的整治实施方案。果然老板自己也承认当初政府部门把自己的厂子列入“改造提升一批”名单了,但自己实在是不想花钱也不想耗时进行“改造提升”。
为什么呢?我看不外乎一个“利”字。从这位老板的身份变化就知道,如果想投资,政府会管你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但他深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事实上政府当年的招商引资政策确实也为那些“外来的和尚”开了绿灯),于是特价购地、减免税收等好处,都让他沾上边儿了。这投资也省了,纳税也优惠了,成本很快就捞回来了,净收入也凭白比本土企业多了几个点……
年复一年,企业是越来越富裕了,交给政府的税收却没有多少增长,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了,能源消耗也越来越惊人了,老百姓越来越怨声载道了,政府越来越不堪重负了……政府开始不断反思,寻求平衡和突围之道。最终,趁了“三高一低”的东风挥刀“割疮挤脓”。国内其他省市闻讯,如法炮制了当年佛山的招商引资政策,不惜出动政府高层莅临佛山。招商引资一拨拨的来,又一拨拨的接走了“弃儿”。
于是演绎出了好一幅皆大欢喜图:各招商政府暗自庆幸来得早也来得巧,拣到了几个或者十几个“金娃娃”载誉而归各“弃儿”回过头,扬眉吐气地朝生之养之的“母亲”咧开嘴“唱”诗:呼啦啦的我走了/正如我呼啦啦的来/离开你不再温暖的怀抱/我的日子过得一样好……“母亲”也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这帮“食之无味”的“不孝小子”,终于找到“新娘家”了,我的总部基地将来靠他们撑起来应该还是有戏的老百姓也开心了,期待着不日就能出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壮丽环境……
产业转移是很正常的事,但也相信政府出台的整治政策初衷是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改造提升”队伍中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陶瓷产业升级做贡献。遗憾的是,那些当年依靠政策迅速发迹的老板们,一心守着流进自己腰包里的钱,再也不肯拿出来更新生产设备,添置环保降耗设施,引进新技术……政府也相信“三高一低”产业是可以与老百姓和谐相处的,有人专程去西班牙等国考察过,人家的陶瓷生产厂就在居民聚居区,周边的老百姓也知道居住地有陶瓷厂,但能源压力、自然环境、老百姓的工作生活等,并没有因为有陶瓷厂而受到不良影响。
要解决“三高”确实需要企业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而且产品要达到高品质、高价格以及高附加值才能“有利可图”,很多老板宁可抱着“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心态,也不敢玩这个“冒险游戏”。何况,在目前国内陶瓷白热化的竞争大势和消费环境下,“高高在上”实在是“不胜寒”呐,耐不住“寒”就只有屈尊“随大流”了,随了大流那高成本的降“三高”投入何时才能收回呢?
思来想去,很多企业选择做了“逃兵”。但我相信,这些“逃兵”,如果不解放思想、不思进取,他们只能逃出去“为害一方”,创造出一个个“雾锁禅城”之后,继续玩“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戏。也许玩到最后,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地,已经没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令人欣喜的是,还是有那么一批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产业升级做贡献的企业留下来了,成为政府“扶持壮大”的重点培养对象。也许,他们将来一样会被转移,但相信他们依然会承载着自己肩上的责任,为社会和产业进步不懈努力也许,他们奇迹般地留下来,像西班牙等国家的陶瓷厂一样,就依偎在老百姓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