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企业外迁是把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环节以“陶瓷总部基地”的形式留下来。
▲陶瓷生产线。
三十年改革又到节点,佛山企业面临产业调整的新挑战。虽然已是名副其实“世界工厂”,但是,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中小企业众多,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不足,在新发展环境和条件下,佛山选择主动出击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初期佛山抓住历史机遇,承接了从日韩以及中国港台地区转移过出来的制造业。从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做起,逐步形成了纺织、家电、机械、陶瓷、玩具等多个产业集群,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然而,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迁移:
陶瓷企业告别陶都
位于一环和禅城区南庄大道交界处的罗南陶瓷集团旗下9家陶瓷厂,今年6月份之前将搬往江门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腾空出来的1000亩土地,将用于建设一个大型装饰市场以及大型连锁超市等。1989年创办至今,罗南陶瓷集团已落户南庄近20个年头。对于不久后将告别“相恋”多年陶都,公司一负责人表示,已在南庄呆了这么多年,都有感情了,陶瓷工厂与现在的环保要求和城市发展定位不符,所以只能向外迁移。
罗南陶瓷集团陶瓷生产工厂只是众多外迁企业中一员,全市列入搬迁或淘汰类别的陶瓷企业有221家。改革开放30年来,佛山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家电、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等十个优势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然而,这些行业基本集中在传统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高能耗、高污染,支撑着佛山过去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制造业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调整和升级去年被提上日程。
作为佛山最知名的产业,陶瓷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其成群外迁拉开了佛山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帷幕。去年以来,佛山提出未来陶瓷产业“赶走污染、做强陶都” 的发展目标,将陶瓷企业生产环节外迁,留下研发和销售环节,打造佛山陶瓷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佛山掀起产业调整风暴,列入搬迁或淘汰类别的建陶企业有221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关闭转移搬迁淘汰企业只有65家, 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迁淘汰任务。与此同时,针织服装、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在进入了淘汰落后企业的进程。
升级:
承接国际技术转移性投资
根据佛山陶瓷产业调整的指导思想,佛山陶瓷企业外迁不是“产业适应性外迁”,而是“扩张性外迁”,迁移出去的只是产业长链条上的中端制造环节,而价值最高的研发和营销环节还会以“陶瓷总部基地”的形式留下来。
在陶瓷、针织等传统行业的生产环节外迁的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和产业陆续落户佛山。佛山在利用外资项目带动新兴产业,加强本土企业对国际技术转移性投资的承接能力,从而促进各个产业升级。
去年刚投产的南海的奇美液晶显示器模组项目,是佛山迄今最大的引资项目,首期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与该投资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预计总投资将超过20美元,成为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外经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共有3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佛山投资了75个生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配件、机械制造、家电、钢材和化工产品等产业,这些项目都具有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特点。
在加强力度承接国际技术转移性投资的同时,佛山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落户千灯湖畔,汇丰银行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落户禅城,再到近期与阿里巴巴合作加快发展网上贸易,一系列大项目的落户为佛山产业调整和升级提供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