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数量 二者兼顾
在德化,传统瓷雕由于其工艺的精良,且都属纯手工制作,如何做到量大而又质好,一直困扰着很多人。然而,在飞天艺瓷郑家弟兄这里,这早已不是问题,“我们既要品质,又要数量”。郑雄伟表示,他们曾接过最大有几十万的订单,而一次上千件的订单在这里更是寻常事了。不要说几十万的订单,就是上千件的订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纯手工制作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又如何能做到?
仙女散花
“打破家庭作坊的模式,培训一批准大师级的人员,将自己的创作意图由此延续下去,从而做到了多而精。”郑雄伟为我们揭开了谜底。他说,因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瓷土配方,所以能保证产品的品质。飞天艺瓷向来不分淡季和旺季,一直都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存货,“但我们不用担心存货卖不出去,因为它们都是看准市场而做的,最终带来的是更多的利润升值空间。”“适应市场的东西才更具价值。”一位北京来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之所以几年来一直与飞天合作,是因为不但工艺好,价格也合理。
在生产车间,正在进行釉下彩绘画的郑素珍告诉记者,她来到飞天艺瓷已有五年,之前二十多年一直做釉上彩,相比之下,釉下彩的难度很大。“来这后,学到了很多东西,自身技能提高很大。”她说,去年,郑家兄弟还主动为其申请工艺美术师的评选,如今,身为工艺美术师的她,并没有想到过要离开“飞天”,“飞天艺瓷品牌好,市场好,待遇也好,更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在“飞天”,像郑素珍这样的人并不止她一个,郑家兄弟说,他们愿意把真正的技艺传给飞天艺瓷的每一个人,甚至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在保证高质品的基础上,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优秀的团队打造了飞天的品牌。”
■精益求精 迎合市场
对郑雄伟来说,市场是第一位的。而对于郑雄彭,艺术却是个性而又完美的。要市场还是要艺术的矛盾似乎一直都没有解决。然而,对陶瓷艺术的共同追求使他们选择了携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把自己思想和风格融入作品中。想起创业之初,郑雄伟仍颇是感慨。
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兄弟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陶瓷行业这条路。1992年,走出校门的郑雄伟进入德化一厂做了名临时工,专门学习瓷雕制作。一年后,看到传统瓷雕市场的前景的郑雄伟,开始自己做陶瓷,立足于传统佛像作品,还在读书的郑雄彭则利用课余时间前来帮忙。然而,两年后,佛像市场很快趋于饱和。
春满人间
德化瓷雕精雕细作,在细节的表现上更胜一筹,而上釉往往将工艺的精美之处掩盖了起来,如果不上釉将会怎么样呢?有了这一想法的郑雄伟激动不已。当时不上釉的瓷在德化并不多见,但几经思量,他们还是大胆推出了不上釉的“素白瓷”。“当时自己也怕做出来卖不出去,但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次。”
客户对产品的良好反馈给了郑家兄弟很大的信心,于是着手扩大市场规模和产品种类。从卖陶瓷起步的郑雄伟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他希望作品能带来经济效益。然而,往往艺术与经济是有冲突的。
对专心于瓷雕的设计和制作的弟弟郑雄彭来说,他更希望能按自己的想法,创作独具思想的作品,但市场的需求已让他力所不能及。“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人拥有和享受,心里也很开心。”郑雄彭说,只要有可能,他还是会按自己的思想来创作作品。
在飞天艺瓷作品展示厅,传统佛像、人物、飞天系列、红釉系列、结晶系列、纯白瓷系列……各式陶瓷品类一应俱全。很多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飞天的品牌很响,而且能真正赚到钱。”郑家兄弟将传统瓷雕产业化的路子走得越来越宽。“艺术上精益求精,迎合市场需求,面向普通消费大众。”郑雄伟这样解释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