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眼里,红古区窑街镇是个产煤的地方。从早到晚,拉煤车川流不息,整座城镇弥漫着灰尘,让初到这里的人很难适应。据了解,让窑街名声在外的其实不只是这里的煤,还有陶瓷,就连窑街的称谓也与陶瓷有关。“窑窑相对,窑火相望”曾是这里最为形象的描述。岁月流逝,这里唯一一家国营老字号陶瓷厂已经破产,只有挺立在荒草中的几座窑炉,似乎还在向人们证明着这里曾有的辉煌。
陶瓷厂只剩下几座窑炉
一扇铁锈斑斑的大门上,挂着一把大锁,透过铁门,一幅长11米、宽3.6米的大幅陶瓷山水画映入眼帘,灰尘难掩它艳丽的色彩,这就是位于窑街后街的兰州窑街陶瓷耐火材料厂。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厂,1986年的工业总值达到120多万元,其中,日用陶瓷59.39万件,耐火砖2439吨。截至1995年,该厂累计生产日用陶瓷15804万件,工业总产值3516.7万元,上缴利税199.1万元。1993年,该厂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的荣誉。
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因缺少工艺以及技术方面的发展和革新,企业错过了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黄金机会,走上了下坡路。1996年,红极一时的兰州窑街陶瓷耐火材料厂宣告破产。2008年5月4日,在厂里看到,曾经较为先进的辊道窑、倒烟窑等7个窑炉零落在后院,没有了往日的生气,窑炉之间长满了荒草,略显荒凉。始建于1990年生产紫色釉面砖的辊道窑炉,现在只剩下两条约36米长的辊道,因长年闲置,辊道上面落满了灰尘,厂房的窗户均已掉落,房顶也破了好几个洞,一些制成的釉面砖被丢弃在厂房一角。
窑街瓷器日渐稀少
谈起窑街瓷器,兰州窑街陶瓷耐火材料厂现任厂长马延信说:“我们这里生产的大缸最有名气,因为当地用来制缸的土质中含铝成分较高,所制成的大缸耐酸防腐,再加上价格低廉,深受市场推宠。当时,厂里最辉煌的时候有近300名职工,生产的陶瓷品种多样,共有缸类、盆类、碗类、茶具类、酒类等10大类、80多个品种,这些产品畅销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在1991年,仅大缸的产量就达5万口,供不应求。许多采购员为了早日拿到货,还要走‘后门’找关系。”
在窑街,一些老人回忆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窑炉随处可见,街面上除了鳞次栉比、大大小小的陶瓷店铺外,还开设着不少车马店、旅店、各类饭馆等。一些历史资料中是这样描述窑街的:窑街陶瓷业兴起自明朝洪武年间(大约在1368年至1398年),到1949年前后已发展到鼎盛局势,当时所产青瓷、白瓷等品类接近百种,年产量高达10余万件。窑街至清代陶瓷业逐年发展,曾出现过高、韦、何、李等制陶世家。仅在上世纪80年代,窑街共有窑炉40余座。那时候,窑窑相对,窑火相望,人们开口闭口谈的都是陶瓷,可如今,沿街店铺里不但看不到本地瓷器的踪影,就是居民家中也鲜有保留。
黑陶艺术蹒跚前行
迄今已有6000余年的黑陶制作技术已在窑街初露头角。我国史前文化可分“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两大系统,而“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
黑陶是1982年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的,被誉为华夏文化中的瑰宝。因其曾在明清时期失传,后经科技人员数年研究,制造黑陶的工艺最终被挖掘出来,重新焕发了青春,其作品曾获国际金奖。黑陶中最精美的制品,厚度仅一毫米,因此,人们也称之为“蛋壳陶”。1992年,红古区窑街镇的尚天明和王金明两人赴山东学艺。1998年,尚天明率先烧制成功黑陶牡丹瓶。黑陶艺术品的试制成功,不仅填补了窑街制作黑陶的空白,也使黑陶这朵奇葩在窑街古镇得以生根发芽。
经过不懈的努力,王金明夫妇现掌握的黑陶工艺主要有四种,镂空、浮雕、雕刻和线雕,此外,他们还自行研发了20多个品种。他们的作品因古朴典雅,纯黑光亮、质轻声脆,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在他们家中,有幸看到了仅有1毫米厚的黑陶精品———“蛋壳陶”。据悉,2007年,他们制造的两件浮雕复制品———“说唱俑”和“鹰樽”现被北京博物馆收藏。
王金明的爱人碧玉凤擅长绘画,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复杂,全部作品均需手工完成。而我们这里场地小,资金不足,特别是技术工人匮乏,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黑陶艺术品的制作。”她希望这门工艺能受到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以使这门绝活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红古区年届六旬的潘大寿是窑街陶瓷的忠实爱好者。在他家里,看到了被他收藏的几大箱陶瓷制品,共计百余件,这些陶瓷制品是他从窑街陶瓷厂以及普通百姓家中或在路边收集来的。在外人看来,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无足轻重,但在他的眼里却是弥足珍贵。他说,窑街制陶历史悠久,早在600多年前就已存在,很多先辈们制造出来的东西,后人们都置之不理,弃在路旁任其消亡,实在可惜。“现在的窑街,到处都是饭馆、商店,完全不见昔日的景象。如今的年轻人一提起窑街,只知道这里产煤。”潘大寿指着马路两边的店铺说:“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尘土飞扬的街道上,曾经都是瓷铺,而周围全是窑厂。现今,窑街可以说没有一家生产陶瓷的地方了,如果再不保护起来,窑街的陶瓷文化可真就要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永久的消失。”
被列入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潘大寿一样的老一辈的窑街人,都认为陶瓷文化是窑街的文化之魂,是前人从生活中产生与使用,并经过历史汰劣存真的民俗精华,是一种珍贵的共享文化资源。作为历史链条中承上启下的一环,认真做好窑街陶瓷文化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代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其实,潘大寿的这些想法,在红古区已经开始逐步落实。据红古区文化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窑街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制作时间长,制作工艺精湛,在我省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影响,我市已将窑街陶瓷还有黑陶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每一件陶瓷都能形象的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制作工艺水平,因此,红古区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抓紧收集窑街陶瓷,一旦条件成熟,红古区将要争取修建一个陶瓷陈列馆或博物馆,让窑街以及当地制作陶瓷的历史重现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