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降部队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救灾行动中吸引了世界的目光。5月14日,15名空降兵首次在因地震与外界隔绝的阿坝地区茂县成功进行伞降。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和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同一天,首批运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也降落到地震中心汶川县城。为何不在一开始就采用“空降救灾”成为很多人议论的话题。实际上空降虽然是抢险救灾最快捷高效的方式,但它受到的自然条件限制却也颇多。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的特点,可以超越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它在救援灾区第一线时最常见的方式是用直升机将空降部队运送到目的地的“机降”,用运输机将空降兵送到目的地上空后,空降兵通过降落伞进行的“伞降”。空降行动首先依托于航空运输,大雨、大雪、大雾等不良气象条件是制约飞行的重要因素。在空降过程中,无论是运输机还是直升机,对天气条件都比较敏感,严冬、酷暑、暴雨、浓雾、风沙都可能使其行动受到影响而引起灾难性的后果。虽然我空降兵已具有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空运和作战能力,但气象条件仍是影响其飞行和空降行动的重要因素。
对于伞降而言,除了天气影响外,由于运输机的速度快而高度大,大规模的空降部队落地后人员分布范围较大,重新集结需要花费时间。此外伞降行动也受到目的地地形因素的制约。在山区空降,部队难以集合,机动、保障困难;在平原空降,水网稻田密布,河流、库区较多,河堤交织;在丘陵地区空降则会遭遇雨裂冲沟和断崖等地形。特别是对于使用传统降落伞的空降部队而言,复杂的地形不仅让集结效率变低,也容易造成空降部队的伤亡。因此,大规模伞降行动必须要有合适的地形条件。二战中,美英联军在诺曼底实施空降作战,其中第507伞兵团在梅尔德晨河以西、杜夫河以北的三角地带空降时,伞兵着陆后散布零乱,大部分人员受伤,武器装备受损,光是完成集结就花费了3天时间。
使用直升机进行机降可以将部队成建制地运送到目的地,节省了空降部队重新集结的时间,因而近年来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但由于直升机自身性能的特点,使机降行动同样受到诸多限制。
直升机在飞行和悬停中容易受到风和气流的影响。阵风或强烈的热气对流均会破坏直升机飞行的稳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机毁人亡,因此在不清楚着陆点的气象情况下,进行机降的风险不小。此外直升机比运输机更“娇气”。它在起飞、降落时搅起大量的沙尘可从发动机进气口进入发动机,使发动机叶片加快磨损,极易造成发动机事故。而当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云中含水量较大时,直升机的发动机进气口、旋翼水平安定面、座舱玻璃和空速表感应器等,均易发生结冰现象,甚至导致空中停车而坠机。云雾还可能对直升机上配备的红外、热成像仪器造成干扰,让飞行员做出错误判断。海湾战争中,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仅在“沙漠盾牌”行动的第一周,就因不良天气和气象变化的影响致使20余架直升机坠毁。
此外,直升机机降对装载、着陆点的条件要求比较高,这也使大规模机降受到限制。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直升机的机降营就需要5个内含30-60个装载点的装载区、面积达3-4平方千米,且装载地域距作战地域一般不超过30-50千米,若超出直升机作战半径的2/3,就还须另开辟前进补给基地。着陆条件则要求每个机降营至少要有1个内含3-4个着陆场的着陆区,而每个着陆场又必须要有若干个着陆点。这些装载点、着陆点不仅有一定的面积要求,对当地的土质、坡度、进出路线等也都有相当苛刻的要求。
尽管有着很多的使用限制,但空降兵作为空中机动力量,无论是在战场还是抢险救灾的第一线,都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并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克服其缺点,使其地位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