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用>>|
给死者最高的尊重 给生者最大的抚慰

发布:2008-5-19 9:03:1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体: ]


  救援时间早过了“黄金72小时”,废墟下生命的存活率已非常低,救援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上灾后大疫、堰塞湖决堤、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威胁,当下的抗震救灾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和最紧要的关头——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时刻,我们获得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这是一个符合民心、正确及时的决定。5月19日距地震发生刚好一周,一周为民间丧事的“头七”,符合国人哀悼逝者的传统。而且,抗震救灾到了这个时刻,需要一次全国性的哀悼,以凝聚陷于过度悲痛的人心。

    虽然人们心中早就进行过无数次的哀悼,虽然各种哀悼在零星散乱地进行着,虽然人们心中在震灾发生后早降了半旗,但我们需要一次全国性的哀悼。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灾难,而是一次国家之大灾、国民之大殇、人类之大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遇难者无数。如此大灾大难需集体性、国家性的哀悼仪式。国民是国家这个珠宝盒中的珠宝,他们生活在国家羽翼的护佑下,国家乐国民之乐,哀国民之哀,面对如此之多的遇难者,国家有必要表达哀悼。

    全民哀悼,首先是对遇难者表达哀悼,对他们的不幸表达我们作为同胞血肉之情的沉痛哀思。震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每个人都可能是震灾的受害者——所以遇难者的不幸也是幸存者的不幸,遇难者的痛也是我们这些生者的痛,只不过这次地震没发生在我们这里,倒塌的房屋没有压在我们身上,作为幸免于难的生者,我们要向那些不幸的兄弟姐妹们表达我们的哀悼。

    全民哀悼,不仅是对遇难者表达哀悼,也是借此抚慰生者受伤的心灵。国家遭此劫难,同胞遭遇这种牺牲,山崩地裂的黑色记忆和数以万计的重大死亡,使生者的心灵受到很大冲击,心中留下了深重的伤痕和阴影,新闻中每天不断增长的死亡数字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沉浸在巨大的心理重压和过度悲伤中,他们需要通过这种集体性的哀悼来抚平心理伤痛,在集体哀悼中给生者受伤的心找到一个疏解的出口。

    全民哀悼,是政府对人民的生命表示最高的尊重。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社会,这个社会把每个人的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数万个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不幸被震灾夺去了,我们无比悲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震灾夺去的生命已经无可挽回,但废墟下可能幸存的无数生命奇迹却是凭我们顽强的坚守可以挽救的,政府要通过对死者表达至上尊重的仪式来传播一种救人的坚定信念:坚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决不放弃任何一个营救生命的机会。

    全民哀悼,更是凝聚生者抗震救灾的信心,表达“我们与中国同在,中国与我们同在”的坚强信念。通过那一刻全国性的鸣笛,那一刻的全民低头默哀,我们的心和脉搏一起跳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国精神在共同呼吸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凝聚仪式——尤其是那一刻举国的国旗半降,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国旗半降国民默哀,国家与国民同在,国家、国民同所有受伤遇难的人紧紧抱成一团,这会对当下处于危急时刻的抗震救灾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

    5月19日14时28分,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刻共同低头默哀,以此表达我们作为生者的沉痛哀思,祈愿所有不幸遇难者得到安息。沉痛哀悼之后,我们要擦干眼泪,我们要收起过度的悲伤,全心全力打好接下来这场硬仗。活着的人仍将前进,中国仍将前行。而且经过这次劫难,我们会更加学会珍惜生命、更学会彼此相爱、更努力好好地活,国家也会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这种巨大的凝聚力足以战胜任何困难。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