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蓝釉描金执壶出土于甘肃与青海交界的古河州一个撒拉族古村落,为元代景德镇瓷器。
这个撒拉族村落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处,是一批土耳其人从西亚迁徙而来定居于此演变为今天的撒拉族,所以此地出土的文物都带有波斯异域特色,镌刻着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迹。
“孔雀蓝釉”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时期的商贸往来时被带到中原并在元代民窑中陆续制作。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或“法翠”)。
展出的单耳执壶通体为翠蓝釉,釉上施金粉,描有穿花凤的图案。这应为当时贵族的酒具。
据介绍,像这样的元代带有波斯文化色彩的景德镇孔雀蓝釉壶是罕见珍品。
影青刻花大罐出土于甘肃天水,为元代中晚期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此罐体形宏大、鼓腹、圈足,通体刻有连枝花纹,上部刻有飞龙缠枝,釉色莹润,刀法熟练,刻工飞动灵活,胎薄质细。
迎光观察半透明,强光照射似玉罐,器物通体开细片,施影青釉,呈湖水蓝色,积釉处微绿,自然、清新,显得格外高贵、雅洁。据鉴定为元代贵族盛酒的器皿,带有波斯异域风格。
石岭下彩陶大瓶首见于甘肃武山县城西约五华里处的石岭下村,距今约5500年,是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过渡类型。
此彩陶大瓶属石岭下文化的典型器物,出土于甘肃省永靖县,泥质橙黄陶,红泥底,黑漆彩,圆腹平底,主题纹饰为早期黄河流域的渔网纹,绘制精美,线条流畅。
这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大型贮藏器的代表,表明当时农业定居生活有了进一步发展。
唐三彩回头马出土于甘肃天水,是甘肃本地烧制,极具陇原特色,有古陶的传统特点,古朴、圆润、小中见大,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表现了唐代的风格韵味。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通称,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所谓的三彩釉,实际上是多彩,包括黄、绿、褐、蓝、黑、白等。
此件唐三彩为唐晚期作品,釉色为黄、绿、白三色,色泽光亮精美,红泥胎质,为立马作回头状,动静结合,形态逼真。
它不同于盛唐马的肥硕,而是突出了精干的形体,富有弹性的线条和传神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