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勤工俭学,胡忠的职业生涯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我上学时学的是唱歌,男中音,后来出去勤工俭学,和出版发行结下了缘份。”这一结就是十几年。
原先在报社的时候,胡忠特别爱去资料室看杂志,“我记得当时有一本书叫《纸老虎》,专门介绍西方传媒业的大亨老板,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当时就有这么个念头———如果将来我自己开公司的话,一定要用这个名。”
没想到,胡忠如愿以偿。
京城第一个报童
1990年,还是学生的胡忠到《中国经营报》勤工俭学,“一开始就是糊信封、抄信封,然后送到邮局盖戳,光这个单调的工作就干了3年。后来,我们每天早上5点多去取报纸,然后捆报纸,送报纸,每天如此,到后来才慢慢接触到印厂、邮局,了解到报纸发行的一些事情。”
1991年,胡忠开始骑着自行车给小摊亭送报纸,“那会儿,报刊还基本没有自办发行,我算得上是北京第一个报童。”到1993年《精品购物指南》正式创刊时,胡忠承包了《精品》的发行部。
“一开始挺艰难,0.30元一份也没人要,因为大家觉得购物指南是你让我买东西,就应该免费送,不该花钱买。”到后来,随着报纸质量提高,服务的多样性,报纸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销售也越来越顺畅,“发《精品》我们还是骑着自行车送报,最多的时候,我手下有100多号人,30万份报纸在两个小时就能覆盖全北京的各个报摊。”
在报社,胡忠一干就是十年,从一个勤工俭学的临时工到发行部主任,一直做到总经理助理,“应该说,我在《精品》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9年,胡忠离开了《精品》,下海创办了纸老虎。
第一个开专卖店卖报刊
因为和报纸打了十年的交道,胡忠还是想做自己的老本行———卖报纸,但这次他不想再当报童,他要进商场、进超市,建渠道。
“过去,卖报纸也就是沿街支个摊,风吹日晒还算好的,弄不好碰上城管连摊都给你端了。再说,当时,我也想借鉴一些先进的销售方式,你知道在台湾,根本没有专门的报刊亭,都是在便利店或杂货铺销售报刊。”
胡忠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公司对面的一家超市。他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10平米的店,一开始就卖报,很快就发现行不通,“主要是成本和运转周期上不匹配。报纸的时效性强,原先发《精品》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人力,而现在我手下只有5个人,等报纸送到,也成昨日黄花了。”
因为在时效性上竞争不过报摊,胡忠就转向以杂志为主,杂志的时效性没那么强,而销售码洋又比报纸高,在寸土寸金的超市、商场,单位产出率会比较高。
就这样,从一开始以报纸为主,到后来,报纸一半,杂志一半,再后来就以杂志为主,“生意还不错,能够持平,用专卖店的形式卖报刊,我们是第一家。”胡忠说这证明市场有这种需求,他们“试对”了。
但第一家店在开了6个月后就关了,因为胡忠觉得这样开店成本太高,最重要的是速度太慢,“从一开始,我就有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要把纸老虎做成连锁店,我想尽快把专卖店铺开。”
于是,他们调整经营思路,采取和商家直接结盟的方式,由商家出场地,他们来做供应商,卖了以后大家分账。这样一来,纸老虎专卖店像星星之火一样点燃京城大地,最多的时候纸老虎在北京开出500多家店,但令胡忠沮丧的是,绝大多数的店入不敷出,因为销售量很有限,多的一个月也就1万多,差的一两百甚至几十块,而且商家的退货率极高,“用那种方式开店只能说传播了纸老虎的名声,但从盈利的角度来说非常不科学。”
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又重新回到原点,自己租店,自己经营,并且调整现有店面,收缩战线,到现在,纸老虎在北京的店保持在30家左右,“我们随时都在进行微调,不行的店随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