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然而,一系列的内外部因素,并未使CPI上涨的步伐有所放慢,尤其是原油、煤炭、矿产类原料和化工类原料的大幅度上涨,使陶瓷企业利润不断摊薄,部分企业开始徘徊在亏损的边缘。
无论是大宗的坯用原料,门类众多的色釉料、化工原料,还是机电配件、运输费用、包装材料……几乎所有的原辅材料都在涨价,企业的现金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原料采购所占用。三水精博硅酸盐精细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恒青说,自去年以来各类原材料不但大幅度涨价,甚至部分原料有钱也买不到。去年八九月份,每吨三聚磷酸钠的市场价格是4700多元,今年元月份涨到了6000多元,而目前已涨到9400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除氧化锌、锆英粉等个别材料涨价幅度不大外,钛白粉、铬绿、片碱等各类陶瓷原料加工企业所用的原材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度涨价,片碱5月份的价格还在2700元/吨,6月份就涨到了3400元/吨,铬绿则接近5万元/吨,由此导致陶瓷企业各类原辅材料的上涨。进入6月份,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加强对工业危险品的运输管理,对炸药、雷管等特殊物品进行归口管理,一些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和个体户,其运输和采矿业务将受到影响,由此导致一些特殊化工产品和矿产原料供应量趋紧,而部分企业为了奥运期间的正常生产,开始加大了原料库存,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原材料的上涨。
据保守估算,自今年以来,建陶企业的采购成本平均涨幅超过3成。然而,虽然自年初以来就有企业开始酝酿产品涨价,并在四五月份逐渐形成了一次涨价高潮,但建陶产品的提价幅度远远小于原材料涨价幅度。据了解,新中源、新明珠、能强、博华、顺成、腾达、华泰、蒙娜丽莎等诸多企业5月份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价,但提价幅度大都在5%左右,超过10%的企业并不多见。而东鹏、欧神诺等一批品牌企业,由于品牌溢价较高,至今并未涨价。东鹏陶瓷市场总监梁风华称,相对于低价竞争的企业,东鹏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要强一些,但并不排除6月份对产品进行提价的可能。
从涨价幅度可以看出,陶瓷产品的涨价幅度远远低于陶瓷原料上涨的幅度。三水精博的叶恒青说,锆白熔块的生产成本今年以来大幅度上涨,但酝酿了几次,提价仍然困难。而一些怕丢失市场份额的陶瓷企业,至今并未贸然提价。一些提价后的陶瓷企业,虽然经销商能够理解并予以接受,但其5月份销售业绩却有下滑态势,从而导致企业在产品提价方面慎之又慎。
作为高能耗产业,能源在建陶产品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大,约占到总成本的30%左右。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使陶瓷厂所用的重油、工业油价格水涨船高,许多企业在万般无奈中,顶着来自政府部门的安全、环保压力,大上煤气站,试图以国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化解高油价带来的压力。
许多年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陶瓷这样一个高能耗的产业,能源结构将严重影响到未来产业格局的变化。在经过几番论证、探讨与实践之后,煤制气似乎成了企业消化成本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式。与那些烧油的企业相比,上了煤制气项目的企业每年仅在燃料成本方面就可节约一笔不菲的资金,甚至比企业每年的利润还要多。再加上中国本身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各地煤炭储量丰富,煤制气似乎是建陶企业的必由之路。虽然面临着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但面对巨额的成本差异,陶瓷企业还是义无反顾地对煤制气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一时间,打着环保、高效、节能招牌的各类煤气设备公司纷纷进入陶瓷行业,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煤制气工程热潮。
然而,还没等企业分享到煤制气带来的好处,甚至连建煤气站的成本都还没有收回,国内煤炭价格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去年底,佛山陶瓷企业从内蒙古采购的煤炭,每吨进厂价格在800元左右,到今年5月份已上涨到每吨1200元。如此大幅度的涨价,使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严重侵蚀了企业本就微薄的利润。
进入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创下了每桶139美元的新高,单日上涨幅度高达10美元。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重视能源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受此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同样是居高不下,在今年上半年国内遭遇一系列重大灾情之后,能源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据业内人士估计,佛山陶瓷企业煤制气所用的煤炭,大部分来自内蒙、贵州和山西,当地采购价约在900元/吨,加上运输费用的上涨,未来几个月内进厂价上涨到1500元/吨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