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湖南省醴陵市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榜上有名。
湖南省醴陵市享有“瓷城”美誉,陶瓷生产已有两千年历史,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市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从事陶器制作。宋元时期开始产瓷;清雍正七年开始烧制粗瓷。清末,醴陵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05年,在湖南省官府的支持下,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市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省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市成立,聘请了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人员,从日本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独具特色的湖南省醴陵市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出来的。
此前,醴陵瓷器是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绘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1907年至1908年,湖南省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墨、赫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法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致、别具一格,呈现出栩栩如生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1909年至1911年,醴陵市釉下五彩瓷参加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分别获金牌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扁豆双禽瓷瓶”等一批釉下五彩瓷获金奖。1930年,醴陵市瓷业受多次战争影响,瓷业一片萧条。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
解放后,醴陵市瓷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失传20多年的釉下五彩瓷工艺在50年代中期得以恢复。1955年,主要从事釉下五彩瓷研究与开发的湖南陶瓷研究所成立。1958年,醴陵瓷器公司群力瓷厂(原名艺术瓷厂)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生产厂家,釉下五彩瓷在国内外重放异彩。从1958年起醴陵市开始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产釉下彩生活用器。1959年国庆十周年,醴陵市釉下彩瓷器被选定为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用瓷。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醴陵市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具。以后,毛主席的专用餐具(“毛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醴陵生产。醴陵瓷还被毛主席纪念堂、联合国大厦,以及一些外国政府机构选用,并作为国家的礼品馈赠给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醴陵市釉下五彩瓷成为当之无愧的“国瓷”。2007年,醴陵市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