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渡古窑出土千余北宋珍贵文物-----忻城县博物馆专家正在研究文物修补事宜
形状像蚕蛹的梅瓶,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腰鼓,执柄上刻有纪年铭文的制陶工具,带着花草动物图案的各类陶瓷……
今年3月,为配合来宾桥巩水电站的工程建设,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开始对位于红水河边的忻城县红渡古窑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目前,已从两座古窑里出土了1000多件宋代珍贵文物。这样的考古发现,在桂西北地区尚属首次。
古窑27年前被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并未挖掘,只是当作文物点申报保护
红渡古窑址是在1981年被发现的。当时,忻城县文物工作者梁相成等人在该县红渡镇渡江村北巷屯进行文物普查,屯边一个小山坡上到处散落的古瓷残片,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采集了标本拿回,同自治区文物考古的同行一起研究,初步判断该地方是一个宋代古窑址。
而当地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个判断: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泛滥,芝州被淹,位于红水河畔的两个瓷窑被掩埋在泥沙之下,里面有大量来不及运出的瓷器,价值连城……梁相成等人的发现,引起了国家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1987年,我国著名的陶瓷专家史树青先生,来到忻城实地考察该窑。他从地表采集的陶瓷标片判断,该窑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具有重大考古价值。
由于经费等原因限制,忻城县文物工作者没有对红渡古窑址进行发掘,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文物点申报并保护起来。
出土文物1000多件
有瓷碗、碟、盏、杯、罐、壶、梅瓶、腰鼓等
考虑到来宾桥巩水电站的工程建成蓄水后,可能会淹没红渡古窑址。经报请上级部门批准,今年3月1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柳州市博物馆、忻城县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开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发掘中,文物工作者们严格按照考古发掘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每锄下去只挖10厘米深,先挖走一层泥,然后刮平剖面,弄干净所发现的文物,量好坐标并记录其位置及特征,再给文物就地拍照存档。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共发掘古窑面积2000余平方米,发掘出土1000余件宋代陶瓷文物。器形主要有瓷碗、碟、盏、杯、罐、壶、梅瓶、腰鼓、擂钵、熏炉、药碾、魂瓶、多角罐等20余种。
这些器物以青釉瓷、绿瓷为主,小件器物使用匣钵支钉间隔烧制,大件器物使用垫钵或垫饼垫底后明火烧制而成。器物中有壮族地区用以娱乐的少数民族乐器“腰鼓”,还有目前考古方面较少见的“梅瓶”。
“梅瓶”腹部较长,带有纹状,颈部较短,瓶口较小,是宋代在北方出现的一种酒瓶,南方很少发现。同时,还发现大量窑具,主要有垫饼、垫圈、垫钵等,器形美观,产品丰富。
所有出土的文物目前已经送到忻城县博物馆收藏,准备修复,以便为人们全面了解红渡古窑的构造、烧造年代、烧制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窑场的功能分区提供帮助。
文物至今已900余年
出土文物上面字样表明,该窑在北宋晚期已烧造
在本次考古发掘过程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瓷残片标本、烧制工具、制陶工具、窑床窑砖等,还发现了窑场制坯使用的经过淘洗的瓷土和建筑磉砘、柱洞等遗迹,表明此区域为当时制造产品的作坊区。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在一件制陶工具的执柄上,发现刻有“元丰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洗且记者”的纪年铭文,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为北宋晚期宋神宗的年号,表明该窑至少在北宋晚期已经烧造,距今已经有900余年。
由于在窑中出土的文物中未发现唐代遗物,也未发现明代遗物,专家们初步推断该窑烧造的时间不长,估计仅为几十年。
古窑建在红水河边上
便于薪柴及产品的运输,产品主要为民用粗瓷
红渡镇古窑分布在红水河北岸,窑址临近一条天然小河沟,小河沟与红水河相连,通过此河沟便于运输薪柴及产品。
忻城县博物馆副馆长韦嘉雅介绍说,窑床就地势而建,南高北低,窑床的火膛部分位于地势低的北面,这样便于炉火顺着地势上升。由于土地长年耕作的原因,窑床的顶部已经坍塌,仅余窑床底部。
专家们在发掘时发现,有两条并行的斜坡状窑床,每条窑床宽2.2米,长约45米,是典型的斜坡状龙窑。按这个规模估算,这两个窑每次烧制瓷器在1000件以上,产量相当大,产品主要为民用粗瓷,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许多器皿。
窑工估计为本地居民
陶器铭文中曾记有“韦”姓窑工,北方古窑极少见
负责指导此次发掘工作的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韦革表示,红水河流域古代窑址以前很少发现,像忻城红渡古窑址这样的北宋后期窑址,目前在桂西北还是第一次发现,发掘意义重大。
考古人员从陶器的铭文中获悉,该窑曾经有过姓“韦”的窑工在此劳作过,这在北方古窑的挖掘中极少见到,估计该窑工人可能为本地居民。
此窑出土器物执柄上发现的纪年铭文,为以后对红水河流域的陶瓷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断代标准。至于这个窑为什么在此烧造,烧造的产品又供应何方,与当时在此设立的芝州土司州又有何联系,这些问题更为考古专家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窑里出土的大量陶瓷,还为专家们研究红水河流域的宋代陶瓷制造业及文化交流传播、忻城土司制度发展历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令韦革等专家们感到遗憾的是:如果红渡古窑保留得比较完整,就可以在现场建一个博物馆,供人们旅游参观。但由于几百年来群众一直在古窑址上耕作,红渡古窑破坏得比较厉害,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窑底的一小部分,恢复起来比较难。
他们呼吁群众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这一类古代遗迹,要及时跟文物管理部门联系,以便较及时地把发现的文物保护和抢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