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及欧洲经济发展缓慢、碳氢化合物价格飙升的影响,陶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位于北美及欧洲的多家生产厂将暂时停产或减产。此外,为了保证利润,陶氏产品的销售价格将提高25%。
陶氏表示,其位于荷兰terneuzen的苯乙烯生产装置中将有1座暂时停产,此装置产能占陶氏欧洲苯乙烯总产能的40%。该装置停产后,陶氏欧洲的聚苯乙烯开工率将降低15%。此外,该公司全球环氧乙烷的产能已经缩减了25%,且其位于北美的30%的丙烯酸生产装置也已经停产。
陶氏还表示,由于北美汽车市场销售额大幅下滑,公司的汽车部门将针对工厂、雇员和外部开销等实施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措施,目前缩减开支的具体方案尚未公布。陶氏的汽车部门目前正在剥离底漆业务,并将关闭3家生产厂。
6月初,陶氏还宣布其位于英国kingslynn、加拿大pittsburg和加拿大魁北克varennes的乳液聚合物生产厂将停产,这些生产厂的产能相当于陶氏北美总产能的25%,欧洲产能的10%。这些减产措施的实施是出于对住房及消费行业下跌和成本提高的考虑。
此外,陶氏建筑解决方案公司(dowbuildingsolutions)泡沫聚苯乙烯绝缘体20%的欧洲产能亦将暂时停产。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简介
1897年创建于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学工业界第二名的国际跨国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居第一位)。陶氏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工厂。主要研制及生产系列化工产品、塑料及农化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净化、造纸、药品、交通、食品及食品包装、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等领域。公司业务涉及18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4.6万人,2003年总销售额达330亿美元,产品类型多达3,500余种。
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具领导地位的全球企业,以科学和技术见称,为各个主要消费市场提供创新的化学品、塑料、农用化工产品及服务,年总销售额达400亿美元。陶氏的客户遍布全球175个国家,所服务的多个市场,包括食品、运输、保健和医药、个人及家居护理、建造与工程等,均是对人类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陶氏于在2004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05位, 财富全美500强中排名第34位。
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清楚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知科学技术的知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陶氏化学多年来一直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2001年,在全球最具权威的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评定中,陶氏荣获全球化工界“2001年可持续发展领导者”称号,2002年又在全球最大的2,500家全球化工企业中脱颖而出,获选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
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总部日前落户上海,以进一步统领和推进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业务。陶氏大中华地区总裁麦健铭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为提升陶氏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我们必须确立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以及针对中国的市场战略,并加大投资力度。”麦健铭说,陶氏在华业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他希望未来几年,陶氏能迅速做大中国市场,取代德国,成为陶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陶氏在中国
早在30年代,陶氏已通过代理商开展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往来。陶氏香港及台湾办事处分别在1957年和1968年成立。1979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陶氏在广州正式设立在华的第一个业务办事处。1998年起,陶氏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金,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本地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负责管理陶氏在华所有投资项目。2001年-2002年陶氏连续两年赞助北京、上海和张家港近200所中小学校开展增强环保意识的“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此外,陶氏还为张家港一所高校建立了一个陶氏电脑课堂,帮助当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为陶氏大中华区的总部。
陶氏并积极在大中华地区拓展制造基地。迄今,陶氏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北设有5大业务中心,在宁波、张家港、南通、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建有10个生产基地,总投资约5亿美元。2003年,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的销售额为1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是陶氏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
通过多年的经贸合作,陶氏与区内客户、分销商以及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陶氏的目标是掌握客户业务需求、紧贴市场变化及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