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场还没开打就知道结果的比赛,能像中美男篮之战一样引人注目。我要说昨晚挤满五棵松体育馆的中国球迷都是来看美国队如何痛殴中国男篮的,那肯定是胡说八道,我们还没自虐到那个地步。可你也不能说人人都是憋着要看中国男篮海扁美国队,我们也没自大到那个地步。
那么,中美之战大热的意义何在?多年以后,奥运会的记录簿上只会剩下这样一笔:2008年8月10日,美国男篮在北京以31分优势大胜中国男篮。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自己守在电视机前看这场比赛,只是为了一些片段,一些注定要被忘记的片段。
比如开场后姚明那一记诡异的三分球,比如陈江华对科比的一再强突,还有孙悦把德怀特·霍华德刚刚离手的球一巴掌拍出去……这些片段,在中国的篮球水平真正能够比肩美国之前,都是美好而珍贵的。当这些美好的片段能串联成40分钟时,我们离那一天就已不远。
有一种叫“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学术语,是说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记住那些自己愿意记住的东西。许多来看中美之战的球迷,为的也是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他们明知结局不太可能完美,却不愿错过过程中的灵光一现。能够支撑中国篮球长远梦想的,也正是这种不悲观也不焦躁的心态。
四年前波多黎各战胜“梦六”之夜,那个小小的加勒比海岛国万人空巷,如果中国男足有战胜巴西队那天,我相信中国也会万人空巷。中国乒乓球队或羽毛球队无论拿多少个世界冠军,大伙儿该干嘛还是干嘛,无他,我们是世界最强,赢谁都是天经地义的。
期待以弱胜强大概是人类的天性吧,尤其是自己处在弱者的位置上时。姚明的心态很平和,他早就承认中国男篮和对手不在一个级别上,请中国球迷不要抱太大希望。这场意料之中的失利并不坏,至少中国男篮在全世界最强的对手面前打出了小半场好球,而没有战胜过美国男篮的姚明,说不定也会打消告别国际赛场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