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陶瓷的生产继承了北方青瓷的传统风格,吸收了南方青瓷的特点,烧制出的器物品种明显增多,日用瓷器出现了过渡性的变化,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胎色以灰白色居多;花纹装饰,除沿袭南北朝时盛行的莲花纹外,还采用朵花、草叶、卷叶纹,并在布局上加以穿插、替换;装饰手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等多种技巧。青瓷仍是其生产的主流,南北各地均有生产,一般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及底且有不同程度的流釉现象。白瓷烧制技术日臻完善,其精品胎质洁白,釉面光润,釉中已看不见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
及至唐代,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概之为“南青北白"。其品种新颖多样,茶具、餐具、文具、玩具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碗等几乎无所不备;造型浑圆饱满,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富变化。越窑青瓷胎质细腻,釉质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邢窑白瓷胎质坚硬,胎釉洁白,具有“自如雪"之美誉。除“南青北白"之外,创烧出丰富多彩的釉下彩、挥洒淋漓的花瓷及绚丽无比的三彩等新品种。
五代十国时期的瓷器生产是在唐代名窑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造型多是沿袭晚唐风格,但制作较前精巧,品种也更加丰富多彩,其制作工艺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大件器物的烧成,表明了成型技术的提高,满釉器的烧造,是其支烧工艺提高的表现,为宋代瓷业的繁荣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