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500年前的龙窑工人穿梭时空来到现在,他一定会惊讶于众少年在南风古灶旁玩陶的开心场景。
时至今日,陶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制陶工艺,而是陶瓷产业的核心要素,乃至一个区域的文化灵魂。自2003年的第一届陶艺文化节以来,陶文化正日渐被人们认识并主动接受和融入。而在此次第五届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上,国际交流与陶文化创意成为主题。怀着对“国际陶都”的美好憧憬,陶文化也在探索着自身的提升与传承路径。
传统陶艺穿上时代“外衣”
“南风古灶已经不是以前的南风古灶了,这里大了很多啊。”昨天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在参观南风古灶景区时不禁扬手长叹。旧民房变成了陶艺创作室,古灶旁的咖啡厅里所有家私摆设都与陶有关或用陶制成,石湾公园、公仔街、陶师祖庙、陶瓷创意产业园等连成一片,这些变化也让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廖之春很感慨。
“传统陶艺穿上时代的‘外衣’,便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廖之春说,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陶文化正为佛山市民乃至周边地区接受和喜爱,无论是通过暑期夏令营,还是从周边赶来玩陶,佛山陶文化日益被市民接受并喜爱。
可以说,普通百姓正成为陶文化的参与和创造者,推动着陶文化走向未来。而伴随着陶瓷产业的优化提升,陶文化也需要不断突破自我,以新的文化结构与陶瓷产业相契合。“不能将陶文化单一理解为公仔,那是很危险的。”作为此次中日韩三国陶艺交流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的魏华认为,陶瓷产业正呈现新的面貌,这需要新的陶文化。
从地方文化到国际奇葩
国际化,这是佛山陶文化提升自我迈出的坚实一步。廖之春说,陶艺在世界上很普及,前几届的陶艺文化节上,来自欧洲等地的陶艺家已经让佛山陶艺界初步触摸到国外的陶文化。而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佛山8件陶艺作品入选“中国故事祥云小屋”,让国外观赏者赞不绝口。
本届陶艺文化节更是将国际陶艺交流推向深入。在中日韩三国陶艺作品展览厅,众多陶艺家和爱好者都惊叹于邻国同行的创意。“原来家里的风扇也可以是陶艺作品的原型。”面对日本陶艺家制作的“风扇”陶艺,不少本地陶艺家十分感叹。“日韩的作品有些看上去很随意,却给创作带来很大启发。”陶艺大师刘泽棉说,以前没去过韩国,这次很高兴能见到这么多韩国陶艺作品。但是,现在是请进来,希望佛山的陶艺也能走出去。
森达也和禹宽豪分别是此次活动的日方和韩方策划者。“2004年我和禹宽豪在喝酒时便有了这个想法,当时只有两间大学愿意参与,但后来报名的学校却越来越多。”森达也的一番话也正说明了国外了解佛山陶文化的渴望。他说,今后的交流活动将“轮流做庄”,明年在日本举行,后年还来中国。
“此次活动为中日韩三国陶艺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为东西方的陶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杨自鹏认为,佛山陶文化的国际交流应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开展。
三国专家纵论陶艺创新发展路
中日韩现代陶艺新世纪交流展研讨会昨在禅城举行
昨日,佛山禅城区澜石不锈钢金属交易中心会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用日语、韩语通过同步翻译机,兴奋地与国内艺术理论家、教授互相探讨陶艺以及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智慧的火花在三国文化碰撞交流中绽放,在现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三国演义”。
交流展研讨是第五届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开张重头戏,也是9月10日至14日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2008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的分会场研讨会。国际陶艺学会大会是国际陶艺界的一项盛事,该学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会议就在佛山市禅城设立分会场,这也客观反映出佛山石湾陶艺得到国内外陶艺界的肯定,并在国际陶艺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交流展汇集了中国、日本、韩国享有盛誉的各大美术院校,邀请三个国家350多名知名陶艺教授、研究生共同参展,参展作品达400件。除了大型艺术展览之外,同时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皮道坚(中国)、大长智广(日本)、朴正根(韩国)三国文化艺术理论、美术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作为主讲,同时,还邀请三国10多家美术学院、陶瓷学院的教授、约200名的中国、日本、韩国研究生进行艺术互动和交流。
据介绍,作为陶文化圣地——南风古灶,将开展更多国内外艺术交流,对外推广石湾陶艺,打造世界陶文化圣地。南风古灶国际创意产业园国际艺术实习基地也将同时对外开放,接受国内外大学生入驻以系统学习、实践。
现场专家观点 之 发展思路
推动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皮道坚(中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石湾谋划打造成为世界陶艺文化圣地,但在佛山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线大量转移情况下,如何推动陶瓷产业、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委员魏一平向专家学者抛出了石湾镇街道党政班子正在思索的一个难题。
皮道坚认为,禅城陶瓷产业正处于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将陶瓷产业与陶瓷文化结合催生陶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使整个城市增值,并以巨额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而它所催生的城市新环境,又加快了城市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现代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陶瓷艺术和陶瓷产业两者不是绝对对立,有共通的中心地带。文化含量越高的企业产品,就越有推广价值。”皮道坚说,作为石湾陶瓷文化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引导陶文化产业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让艺术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协调现代与传统产业关系?他认为,发展佛山产业一定要提升陶艺的艺术性,借助艺术的力量为陶文化产业打造品牌,而提高陶艺的艺术性则必须以文化作为内核,几千年的陶瓷文化是灵魂,通过创新手法、创意设计等手段,把文化、艺术与产业贯通。
要以世界文化的眼光来重新解读陶瓷艺术这一民族文化传统,与传统对话,感悟东方艺术传统的妙处,将对东方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论及材质意味的发掘与西方艺术的空间概念和塑造及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将是中国陶艺在新的世界文化背景下的最佳选择。
现场专家观点 之 产业定位
让人们更多使用陶瓷用品
——大长智广(日本爱知县陶瓷资料馆学艺员)
“能否复兴现代陶艺文化产业定位?与生活文化相结合?”在昨日的中日韩三国现代陶艺交流论坛上,大长智广提出自己观点。在他看来,陶瓷业发展正走在一个转折点上,日本陶瓷业也处于该阶段。目前,在大家生活中出现的陶瓷用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淡出人民的日常生活。
据他介绍,在日本,濑户、美浓、有田这三个城市是做传统陶艺最有名的地方。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传统陶艺都被其他原料的物品替代,如喝水的杯子,有了纸杯和塑杯。因此陶艺物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小。日本陶瓷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让大家更多的使用,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难题。为此,适合人们的生活的需求,是陶瓷产业进行变革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陶瓷产业化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环境的污染,大长智广介绍了日本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的一些举措。
现场专家观点 之 发展基石
培养生产陶艺精品高素质人才
——朴正根(韩国弘益大学陶艺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昨日的演讲会上,韩国发言人朴正根先生做了题为《大学陶艺教育与文化产业》的报告。
朴正根认为,陶瓷教育与文化产业的链接点就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生产精品陶瓷。“虽说应培养学生为批量生产而设计产品的能力,但为生产高附加值的艺术陶瓷,让陶艺教育具备创新性、发展性的眼光也很重要。”
此外,由于人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限制,韩国本土的陶瓷企业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生产厂商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基地。“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基本上都是国外生产的。”
但在商业性的陶瓷制品生产中,韩国明确提出“与其大量生产复制品,不如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陶瓷艺术精品。”
事实上,人才的培养也正是佛山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掣肘点,而陶瓷产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限制了佛山陶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点上,韩国重视培养高素质陶艺人才,为陶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