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芳菲四月天
温暖如春的四月,适于在少女的眉眼间,种植风情。—抹梅韵,一袭落花,一路浮香,三位少女道尽了人间芳菲四月天。
《寻梅》作品,用器皿的线型来塑造人物,足以勾勒出婷婷身姿,寥了几处衣绘,纯真的如阳光少女,目光无需在别处多作停留深情地追寻着她的内心,灿烂的笑容照彻胸不,矜持的唇角已偷了深露,折—转艳梅擎在手中,让浮动的冷香飘在最后。
《葬花》作品向德化瓷塑传统工艺进发,在学习它具有中国工笔画神韵的以线造型和捏塑技艺的基础上,竭力在构思、构图、动态、环境气氛营造上寻求突破,给作品以简洁流畅的形式美感,—把长锄,—袋落花,—身清瘦,简单的线条将黛玉凄美意境烘托的淋漓尽致。
《踏花归来》作品借用“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个宋代宫廷画院的命题,表现一个唐装少女融入大自然后的诗情画意。正是和风拂面,莺飞草长的阳春时节,踏花归来的少女,满怀愉悦,信马由缰,款款而行。她把沾染来的花的气息一路飘洒,引得蝶迷蜂狂,尾随追逐。“香”本来是看不见的,在作品中却四处弥漫。杨东旸的《踏花归来》获中国陶瓷产品设计竞赛铜奖。
传统特艺两相宜
《跨风鸣翠壶,乘龙公道杯》表现了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她的丈夫萧史元宵之夜,跨凤乘龙,吹奏箫笙,升仙而去。这就是吹箫引凤,快婿乘龙的故事。
作品用写意的线条,勾勒出流畅,优美的飞翔中的凤形展开的凤尾,不仅是造型体量上的需要,而目还是为了增大气势,给斟酒时发出咿咿鸣鸣的箫声,增加了“肺活量”。箫史架着赤龙吹着笙,时隐时现在祥云之中,起伏的龙背是为斟酒超过警戒水位酒就漏得一滴不剩而设计。公道杯和鸣翠壶都是传统特艺。
优秀的造型和装饰传统艺术,为当代德化陶瓷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德化的陶瓷艺术设计师们以现代的设计理念认真地审视和学习传统陶瓷设计,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结合当代人的生活实际需求,设计并生产出一批优秀的陶瓷产品。杨东旸创作设计的镂空菊花瓶,镂雕工艺严谨精致,合理地安排镂空花纹的装饰部位,有效地利用镂空与光洁的白地对比,形成了在变化中求和谐的艺术效果,作品的整体效果颇具新意,丰富了德化陶瓷陶的表现手法。图案在雕镂时,每—刀都力求力道一致,它同样可使胎体的四周受力趋于均匀,在制作镂空瓷瓶的时候,人们不但要求外面的图案雕镂工整,对于胎体的内壁也力求平整美观。这也使胎体的雕镂增加了难度,即使是—位熟练的瓷工,要雕镂出这样—个花瓶,—般也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菊花瓶是由—颗颗花瓣组成,为了使菊花的花瓣更加活泼,还施以“冰裂釉”。釉色粉青,釉层肥腴,釉面平匀而润泽,开本色冰裂大片纹。此器釉质凝厚滋润,片纹有的明显,有的隐现不清,与宋官釉片纹颇近似,更添变化之美,使之更具“天工与清新”、“疏淡含精匀”的意境。
“中国白”瓷雕艺术技艺超群,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羊陶瓷研究所杨氏艺术家对于手艺思想的坚守,使得德化这座传统陶瓷古镇依然发挥着他们夺目的光芒。在传统上寻求创新,不是一味的猎奇,而是如何在作品创作中体现它的时代价值与本土文化韵味。陶瓷作品的最大意趣是作品创作本身的手艺情结与智慧体验。也正是由于手艺所包容的思考,才使得干变万化的陶瓷作品拥有了自身的艺术语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