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的老板务实,敢为天下先。”这是对顺德企业评价最多的一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顺德老板在多个领域中饮了“头啖汤”,顿时成为亚洲四小虎中充满着生猛活力的新秀。顺德第一代老板的创业激情孵化了顺德民营经济的奇迹。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南粤大地走入“而立之年”时,记者走访万家乐、美的、格兰仕等家电行业的民营企业,揭秘顺德民营企业激情创业、品牌扩张、产权改制、技术创新等发展历程,以及顺德敢为天下先的老板们如何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揭秘创业:首先实现燃气具规模化生产
“改革开放让生活改善了。风扇有了,电饭锅也有了,那么洗澡的问题可以怎么优化呢?”万家乐的董事总经理余少言回忆说,早在1985年,万家乐的前身广东石油气用具厂就已经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手动式热水器。
当时,研制热水器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及研制问题,并特地从日本购买了几台热水器回国要求相关部门进行研究,目的就在于让国民方便舒适地用上热水器。由于生活需求,在1987年物资相对短缺的时候,万家乐的第一代老板何福文退伍后,看到周边个体户制作风扇、电饭锅等“生龙活虎”,于是开始瞄准热水器,借助顺德二轻局的国有资本筹备投资热水器项目。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何福文认为,过去几年顺德企业走的仅仅是模仿生产的道路,没有生产流水线,难以做强。于是,他选择了一条走高端路子,再次敢为天下先,提出“开拓求实、引进图新”,并全部引进日本百乐满公司和西德的先进设备、技术、软件,在中国首先实现燃气具规模化生产。
从此,热水器走入千家万户,颠覆了生活中烧水洗澡的历史。
老总扛着产品去上海推销
“你们可以先试试我们的产品再付钱,先试试就知道了。”1988年万家乐投产后第一批热水器如何推销出去呢?
据介绍,当时负责销售的罗召其经理作为身为企业高层,与其他员工一样扛着热水器坐火车到上海第一百货公司进行推销,一次不成功,尝试第二次、第三次……最终打动销售商,以优质的产品“靓女先嫁”打开了广东、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夺得了投产后的第一桶金。当年,产值为4000多万元。
其实,当时的顺德轻工业在全国已经走在前头,虽然顺德没有马云、没有牛根生等企业老板,但是顺德有万家乐的何福文、美的的何享健等。他们白手起家后,凭借对全国经济形势的认识以及创业灵感,在第一代老板的文化氛围中,以搞实业为主,激情不断燃烧。
此外,聪明的企业老板还抓住机遇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先走一步的顺德得尽改革开放之利,为日后的“家电王国”播下种子。
品牌扩张:唯才是用谋求大发展
“我们当时与业内巨头的竞争其实相对含蓄,也只是在品牌文化上进行竞争。”余少言向记者透露了上世纪90年代初燃气具行业以及整个家电行业出现的一些经营策略的变化。
据介绍,当时全国热水器生产商存在着势均力敌的“四大天王”,它们分别是神州、玉环(南京)、沈乐满(沈阳)以及顺德的万家乐。
在营销策略上,作为家喻户晓的神州牌热水器与万家乐拉开了广告战。神州推出“款款神州,万家追求”,一语双关领先万家乐。而后,万家乐机智应对,打出对比式广告语:“万家乐崛起神州,挑战海外”。
经过几个回合的“对阵”,顺德企业开始意识到广告战无休无止,并非企业发展的办法,最后万家乐退出低层次叫阵,以“万家乐、乐万家”技压群芳。为了寻找戏剧性的转机,很多家电行业开始借助港澳明星作为形象代言,其中神州热水器、容声冰箱、格兰仕微波炉等都不例外。
在家电行业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广告战的同时,顺德的民营企业开始意识要打造品牌,技术、管理等人才不可忽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何福文说:“我知道自己不懂,但是我可以寻找到懂的人。”此后,他大胆地启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并开始研发新技术。
在用人方面,当时美的老板何享健也有一段传奇绝招:“只要你是美的‘赛马机制’赛出来的好马,我是不分国籍,不论出身,唯才是用。”这在顺德的民营企业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又是一个创新之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万家乐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万家乐慢慢登上了行业的“大哥大”的宝座,而“四大天王”中的神州、玉环、沈乐满则慢慢退出市场的“大舞台”。
技术创新:为顺德争得经济“巨无霸”
“别看洗澡是小事,技术创新不但让消费者把澡洗得更安全,还要更舒适。”万家乐的热水器与众多的家电产品一样,经历过从无到有,从模仿制造到自我创造,从能耗型家电到环保节能型。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万家乐“杀”出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最终摆脱在低谷的徘徊,也宣告了万家乐彻底摆脱“被收购传闻”、“巨额亏损”、“ST风波”等阴影,终于胜利重回快速发展的轨道。
“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人家也已经有了的产品,谁也不敢说就一定比别人强;人家打价格战,我们却很可能不如人家;唯有打技术战出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才是我们的出路。”万家乐的负责人说。
“狐狸再狡猾,还是逃不过好猎手。”一位熟悉万家乐的学者陆定康说,针对燃气热水器废气的捕捉,万家乐研制出了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万家乐到底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还流传着一段故事。
据了解,2004年春天,一场业内讨论会议在北京举行,同行业的日本著名品牌的代表向同行们炫耀说:“到明年6月我们的冷凝式热水器将要登陆中国、占领市场。”
当时,美国史密斯、德国博世、意大利阿里斯顿、日本林内、松下等洋品牌,不断向中国燃气具民族工业发出强劲挑战。余少言这个燃气具行业内唯一的学者专家兼于一身的硕士总经理,会后暗自下决定,将冷凝式的研发作为万家乐的第一大事。
技术创新“功禄簿”
在万家乐的热水器的“功禄簿”上有很多国内第一。
其中包括:1998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供暖/热水两用智能型燃气热水器;2000年,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燃气热水器产品中,率先推出国家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码恒温强鼓式燃气热水器;2001年,推出国内第一台户外型数码恒温燃气热水器,将产品安全系数提升到新的高度,填补国内空白;2005年,诞生了国内第一台以高效、节能、环保为主要特点的冷凝快速燃气热水器,引领行业步入“节能”时代等。
产权改革:搞不好就回家当农民
“那段时期整个行业都是处于战略迷失。”
说起1996年~2002年期间的顺德燃气具行业,余少言坦言说,改革的春风不单给万家乐带来了第一桶金,还让其不断“增肥”,但是问题却出现了。“企业有钱了,到底谁来管理国有股份呢?”
“投资贷款紧缩,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明晰,让万家乐不得不思变。”余少言说。
当时,万家乐等家电企业为了推动企业发展“车轮”纷纷出新“怪”招,比如改为股份制激励企业发展。
当时美的也遭遇改制困境,何享健说:“当时的顺德市政府也希望改革,但是那么多的企业没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搞错了,我们就回家当农民。”当时,顺德的老板“敢”字当先,敢于涉及“险区”、“禁区”,在改制方面迈出轰轰烈烈的一步。
原本在国有企业的顺德老板纷纷跳出来二次创业,顿时催生了顺德“草根经济”。
1992年开始,顺德就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顺德进行了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的包括行政体制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内的综合配套改革。
顺德经贸局相关人员说,那一场产权改革,像万家乐那样的企业最终建立了现代化管理体制,企业巨大的能量被释放出来。
产业转型:从“草根经济”跨向“总部经济”
在顺德今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议上,记者获悉,《顺德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开始实施,发展总部经济将是顺德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事实上,顺德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中,改革促使了顺德一大批企业家崛起,逐步形成了具有顺德特色的“草根经济”,有了本土经济才延伸出的“总部经济”。
“顺德发达的本土草根经济,是顺德产业升级转型的有力保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张长生认为,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看这个地方是否有“一有风吹草动就闻风而动的资本”。而产业转型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顺德三次转型中的第三次转型。
其中,第一次转型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这时期的顺德抓住机遇,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转变;第二次转型是从1992年~2002年,顺德撤县改市,率先对政府职能进行改革,顺德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高。
按照相关统计,顺德拥有民营企业12000多家,注册资金达195亿多元,本土的草根经济占到了经济总量的70%,目前,这部分经济已经开始对外扩展。一年前,美的总部大楼在顺德北滘奠基后,其周边形成了第一梯队龙头企业纷纷谋划在顺德建立总部,其中海信科龙把白色家电销售管理的总部迁往容桂,同时,容桂也已经着手筹建高新区总部大楼,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构筑实质性的载体。
“发展总部经济,留住制造业高端环节,是提升企业、产业乃至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政府相关负责人分析,发展总部经济一方面可使本地企业扎根顺德,另一方面可吸引跨国企业在顺德建立区域性总部,将研发中心、生产和客户服务的核心环节等放在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