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调整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1%。
今年以来由于受美元贬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陶瓷出口行业陷入高成本、低利润的微利经营时代。加上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外方企业资金运转困难,陶瓷出口企业海外收款风险剧增……德化陶瓷出口企业压力重重。
陶瓷出口退税率大幅上调,对正饱受“严冬”煎熬的陶瓷出口企业而言,无疑像是一季春风。目前,德化陶瓷企业正重塑信心、乘势而上,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迈向新的征程。
扩大利润空间增强企业信心
11月3日,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一批价值10万美元的高档日用瓷发往爱尔兰,这是该公司在此次退税调整后的首批出口产品,将以11%的退税率计算。
“这次政策对企业的利好是肯定的。”该公司总经理许庆水介绍,他们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70%产品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及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值4000多万元人民币。“陶瓷产品的退税率上调到11%,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一年能比以前多拿到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退税补贴”。
长期以来,德化县都以高度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工艺陶瓷为支柱产业。去年,德化出口陶瓷2.7万多批、货值2.7272亿美元,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二位,约占全国陶瓷出口总值的13%。目前,该县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就达110多家,陶瓷产品远销五大洲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家企业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此次出口退税大幅上调,对德化陶瓷业而言,能增强出口企业“过冬”的信心。据有关部门测算,预计明年德化陶瓷企业可从此政策上受益1.2亿元人民币。由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利润空间增大,不少企业表示将加大出口量,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近日,得知陶瓷出口退税上调的消息后,德化炎宏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锡炎刚从秋季广交会回来就迅速投入工作,召集公司管理人员探讨开发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等事宜。
该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西洋工艺瓷的外向型企业,今年1—8月的出口值达106万美元。“尽管有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利好刺激,但对中小陶瓷出口企业来说,形势仍不容乐观。”苏锡炎介绍,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市场不景气,厂商的购买力下降,参加广交会的客商数量也大大减少。“但新产品还是极有吸引力的。”在苏锡炎看来,面对当前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以更多、更新、更好的产品投放市场,吸引客商眼球,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
此前,由于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仅5%,圣诞饰品类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1%。因此,德化部分中小型陶瓷出口企业大力开发圣诞饰品,以增大利润空间,导致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业界人士分析,此次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调高至11%,有利于引导陶瓷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德化部分以出口工艺瓷为主的陶瓷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转向高档日用瓷、艺术瓷和科技陶瓷,推动陶瓷业转型升级。
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分工协作
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扮好为企业服务的角色,致力打造“中国瓷都·德化”区域品牌,扶持产业发展,通过生产高档日用瓷企业购买设备补贴、标准化厂房建设补贴、陶瓷泥料加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奖励资金等相应的对策措施,鼓励和扶持陶瓷出口企业加快发展,支持企业克服困难,鼓励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此外,德化县也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效率,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在产品的开发创新上,德化县相继开发出红壤陶、釉下彩精陶、轻质陶瓷、稀土生态陶瓷、精密陶瓷等新产品,已经形成了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等1万多个出口品种为一体的陶瓷产业格局。同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联盟,合理分工协作,实现资源互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品研发、物流配送、品牌营销等优势,延伸产业链,抢占利润制高点,为中小企业赢得生存空间,改变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规模较小的局面,达到合作互利,增效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