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在上海举行的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藏家大会,多位海内外收藏家、学者专家们发表的研究经验和看法。这里节选中国台湾地区著名古董商人,台湾画廊协会前理事长,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徐政夫先生的论点。原文出处:http://www.zaobao.com/fk/fk081116_501.shtml
左为徐政夫先生(资料图片)
这位台湾著名古董商和收藏家,经营古玩书画,也涉足当代艺术,是纽约大都会、大英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台湾故宫、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古董供应商,每年经手的古董文物价值约达数千万新元。
他是教师出身,热衷研究,在大会上提出了三个有趣的问题:一、福建德化白瓷立姿观音,可能是圣母玛利亚吗?二、西方基督教国家各大博物馆,为何都很重视收藏中国石雕佛像?三、古玉是否真的有“沁色”?
关于早期的福建德化白瓷立姿观音,是不是受外国人定制的圣母玛利亚影响的问题,他的论点是:
中国唐宋的观音多为坐姿,早期的德化观音却以立姿为主,西方耶稣和圣母像也多为立姿;德化观音多为瓜子脸,不像中国人,也不像北方宋代著名的水月观音及景德镇观音;德化观音的服饰不似中国历代的服饰,也不是佩戴珠宝的印度服饰,反而类似修女的长袍;圣母的特征是手抱婴儿,早期的观音没有这种造型,更没有所谓的“送子观音”;17世纪,福建是外销瓷的重要产区。德化白瓷外销欧洲,立姿观音也只出现在福建。
他说,他也曾在外国博物馆见过,把白瓷圣母抱婴像的说明牌,写着观音的例子。
关于中国博物馆为何很少有石雕佛像的现象,他认为是因为中国传统并不重视石雕,也不喜欢“残缺”的文物,而且清朝的皇帝都喜欢鎏金佛像,这些因素,造成这种结果。
至于玉器沁色问题,他说,传统的说法都认为这是地下温度太高所造成的变质,但其实地下温度并不高,而且玉的硬度大于陶器,如果玉会受沁,唐三彩等陶瓷器为什么不会受沁?因此他认为沁色很可能是古玉中的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