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新增住宅越来越多,进而对建筑陶瓷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
不用花多少装修费,陶瓷企业就可以在一个乡镇企业设立一个销售展厅,4万—5万元就能做代理经销商,一个好的品牌,在乡镇的销售也可达几百万元。以前陶瓷企业以占据省会城市为竞争重点,但现在农村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
冰火两重天的陶瓷企业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江西高安,很多陶瓷企业正在“边走边看”。按往年的经验,11月到1月是销售旺季,然而现在陶企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然而,以农村市场为主生产西瓦、水晶砖的企业,他们的市场却没有受太多的影响。据高安赣虹陶瓷企业的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厂生产的西瓦供不应求,两条线每天21万的产量,近段时间,天天有车在等货。
在距离成都不足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夹江的小县城,它拥有“西部瓷都”的别号。夹江制陶业所创造的价值占到整个县城财政收入的85%%以上,总产量居全国第七。但是大多数的行家都认为,这里制造的产品只能是质低价廉。
对夹江的陶瓷而言,要想在短期内进入一级市场显然不太现实,但天无绝人之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农村及乡镇市场,为它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近日有业内人士提出,“农村市场”已不是地域上的意义,而代表了一种消费能力和层次,这股力量不容小觑。夹江陶瓷不妨借此突围。
随着近几年城市陶瓷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加上国家对行业政策性限制条款的增加,广东佛山本地的很多陶瓷企业陆续开始了“东进”、“西上”的征程,纷纷落户到江西、湖南、四川、山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近两年我国建陶产量增加幅度正在减小。借鉴家电、照明、饮料、奶制品等行业的成功经验,业内人士大胆预测,未来几年,陶瓷企业的竞争重心将向农村转移。
农村改革刺激陶瓷需求
自从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出台之后,国家加大投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而反过来,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为企业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了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有数据显示,2004至2005年,我国农民年收入增幅达10%%,2006年全年农村人均收入比2005年实际增长6%%左右,而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费等惠民政策的出台,更加提高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潜能。
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有关人士提出,必须开发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如开发灶台砖、洗衣池砖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低价策略。还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与城市市场相比,我国农村市场基本还处于功能需求阶段,强调产品的性价比,而不太注重附加值和精神内涵。质优、价廉、实用、坚固的陶瓷卫浴产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是农村市场的主流。我国拥有近9亿农民,农村地域广大,文化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平衡,东部、中部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比西部高些,因此陶瓷企业要在市场开发、品牌宣传的同时,考虑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减少盲目性,降低企业风险。
开拓农村市场具有特殊性
由于陶瓷产品自身的特点及其市场的特殊性,农村市场对它的消费比例一直比较低,大约在10%%—15%之间。然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市场对陶瓷制品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由于观念及思维惯性等原因,陶瓷企业一直对农村市场都显得不够重视,这是值得陶瓷企业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农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而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千差万别,江浙一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甚至比某些西部城市还要高。因此,在企业考察中国农村市场的开发价值时,要考虑到地域上的差异,而不能仅仅看一个总体的数据。
价格,在农村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农村人口对于众多的消费项目都是力求物美价廉。由于他们在审美、信息、消费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品牌的要求并不高,便宜、适用的商品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这为中低档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需从成本等因素方面慎重考虑。
而最复杂的,可能就是售后服务了。目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单靠厂家的说明书远远不够,在部分农村,专门做装修的工人都不会安装马桶、五金配件、浴缸等产品。因为这类消费品是近年来才逐渐走进农村的,许多装修工人以前没学过。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厂家、经销商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