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德化窑址 曾小琴 文/图
德化浔中镇后所村,一座清代末期的古代烧制瓷器阶级窑,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11月30日,泉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德化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意外地发现了它。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惊呼:“它是至今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阶级窑。”
这座废弃的古窑,窑顶被杂草覆盖,掩藏于一片正在开发的工业区内。它用长方形的砖砌成,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并分隔成一间间窑室,每间隔窑有墙(也叫防火墙),隔墙的底部有一排通火口,各室依次相连,从下至上底部一室高于一室,形成层层阶级。经过初步考察,考古人员认定它是阶级窑。此外,在窑周围,散落着大量的清代青花堆积层。经过仔细打探,考古人员发现,阶级窑处遗落着明代的窑址,可惜已倒塌,只剩遗址。
据介绍,阶级窑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起来的,相较龙窑则更适应大生产,提高成品率。“这样的古窑设计科学,温度可保持窑内气温更均匀,不容易扩散,更容易保证产品的质量,省柴又环保。”陈建中这样解释该窑的优点。
陈建中说,考古队早年曾在德化发现唐朝的龙窑,命名为墓林窑。阶级窑在明、清时开始大量出现,但是大都被毁坏。这座阶级窑如此完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实属不易。它的被发现,有利于考古人员对明、清时期阶级窑的窑室、窑炉、烧瓷工艺等进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