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一直被行业人士诟病,其实这还不算太坏,而最令行业人士感到悲哀的是盲从!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不够。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还看到所有的袋鼠都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陶瓷行业不乏这样的“管理员”,他们面对新的市场趋势和问题,往往只看到别人,而忽视是否把好了自己的企业“命门”。
一直以来,陶瓷行业一些生产企业主要是依靠规模化生产中低档陶瓷产品,通过市场走量来获取利润。然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因缺少附加值,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一些企业对以往的生产线进行了调整或整改,将利润比较低的抛光砖、水晶砖等产品转型,开始涉足仿古砖、墙砖或西瓦。在潮州、淄博、夹江、高安等产业基地,诸多企业更是进行一系列产品转型,其中高安本土企业中就有三成以上已经在转型,转做仿古砖的占了绝大多数,以前将仿古砖当作配套销售的也逐渐转为主打产品,仿古砖被一些企业当作“救命稻草”已经成为市场的真实写照。
据本刊驻全国记者发回的调查数据显示,仿古砖在经销商经营产品中的份额呈逐年快速增长势头。在武汉、成都等地,经营仿古砖的商家已经超过了6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线城市的经销商2008年仿古砖销售量虽有增长,但相当一部分地区销量已经呈下滑趋势。
马可波罗、金意陶等仿古砖品牌的成功并非偶然,这是诸多企业、市场因素综合促成的,目前市场上真正以独立品牌或完全以仿古砖模式进行操作的企业并不多,这说明了仿古砖这根“救命稻草”的脆弱性。
一款产品、一个品类,能成就一家企业,却不能拯救整个行业。
据了解,目前新近转型的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运营方面,绝大部分是沿用抛光砖、瓷片、水晶砖的方式来经营仿古砖。虽然这批企业为仿古砖丰富了产品线,促进企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市场不断成熟,但这也让仿古砖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品牌企业的产品利润、产品个性化受到极大冲击。由于渠道、客户、营销等资源有限,让先前相对宽松的“蓝海市场”急剧趋于饱和,可以预见,以目前仿古砖企业数量、产能的增长速度,仿古砖不啻为下一个“抛光砖红海”,个性化产品也将变成“大路货”。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产品经营由低档向中档、高档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但仅仅依靠产品转型拯救企业已经不现实,卖产品是企业最为低层次的经营阶段。市场早已经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经营资本方向转变,但陶瓷行业众多企业潜意识中还停留在产品经营阶段,仿古砖的火热就是力证。
仿古砖的火热,其实也意味着陶瓷行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它为陶瓷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产品更加个性化,营销更加细分、精细化,售后服务更加专业化,企业利润也由先前的规模效益向高利润附加值转变。
行业转型时期往往是机遇迭生期,但能否把握住,企业首先应该盘点自己手中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核心产品、合适的市场操盘手、完善的渠道网点、足够的资本实力等。否则,盲目跟随大流,也只能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