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的代表作——金煌瓷业公司创造的“盛世牡丹”瓶,享誉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各国。
此瓶由100多道工序、多次烧制而成,可谓“火中取宝”。
今年9月11日,在金煌瓷业公司大院,随着压路机的轰鸣,价值上千万元的500只“盛世牡丹”瓶被碾成碎片。按公司的说法,被砸的“盛世牡丹”瓷瓶,只能算是次优品。“砸瓶”之后,“盛世牡丹”瓶尚存50只,那才是真正的精品。
醴陵市商务局局长林建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醴陵瓷界为之骄傲的釉下五彩,正由生产日用瓷转向生产艺术品,从过去的出口批量产品转向内销珍藏品。在收藏市场,数量越少,意味着越值钱,“砸瓶”之举当属理性之选。
金煌瓷业公司“砸瓶”拓展收藏市场,华联瓷业则打造内销的“180°尚东西”生活馆,泰鑫瓷业改做“红花郎”酒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出口基地冲击的加剧,醴陵一批陶瓷企业“火中取宝”,转型升级,求生存、谋发展。
出口企业的紧日子
“中国第二瓷都”醴陵,分布着500余家陶瓷企业,年总产值超90亿元,提供税收3亿元以上。这里生产的日用陶瓷60%出口,炻瓷产品95%以上出口。在全市超4亿美元的外贸出口额中,陶瓷占到九成的份额。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醴陵瓷业的冲击有多大?记者在12月初的采访中,明显感受到出口陶瓷企业的“切肤之痛”。
在醴陵陶瓷工业园,10多家外向型陶瓷企业仍在艰难维持。溢百利瓷业、玉茶瓷业等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的订单锐减,不及往年同期的一半;以往一纸订单几十万美元,如今1万美元也算大单;欧元区的一些重要客户早就下了样单,可正式的订单迟迟不见到来;重要出口地韩国则由于韩元对人民币严重贬值,客户请求推迟发货。据悉,10—11月份,出口回款速度普遍放慢,企业现金流压力大。
醴陵市郊,落日的余晖映衬着天博瓷业的厂房,大门紧闭静悄悄。而在两年前,这是全市出口排名第二的企业,年创汇超过700万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订单锐减,入不敷出,天博瓷业于5个月前倒闭,曾经享誉业界的国光瓷业也被迫关停。
据市商务局调查,眼下,全市50%的陶瓷出口企业处于艰难维持状况,20%的陶瓷出口企业严重亏损,已经出局或面临出局。
谁家炉火更“纯青”
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
“我们痛,人家更痛。沿海某地大多数外资陶瓷厂停产,醴陵陶瓷争夺国际高端客户的机会来了。” 泰鑫瓷业公司董事长潘俊明满怀信心。11月份,已有10多批国际著名的高端客户洽谈下样,这些客户以前只看好沿海的外资工厂。
“活下去!只要挺过了明年上半年,相信国际高端客户将‘舍我其谁’。”在华联、泰鑫、升华等出口导向型企业,记者看到了醴陵陶瓷迎难而上的信心。
走进全市出口排名第一的华联瓷业公司厂门,即可看到醒目的标牌:“180°尚东西”生活馆。产品保证部经理黄宇林介绍,这是公司将于明年春天推出的内销项目,从日本引进先进高温白瓷生产线,专门为国内大城市“时尚一族”消费者设计,开发内销高档白瓷系列。这一项目将成为公司明年最大的增长点。
全市出口排名第二的泰鑫瓷业则改做酒瓶。央视广告“酱香典范——红花郎”的漂亮瓶子就出自该公司。古井贡、金六福、西凤的红酒瓶子,也在这里生产。在产品陈列室,一个能装15公斤的中国红大酒瓶,售价高达3000元。公司财务部长周松艳介绍,现在每天生产酒瓶6000个,酒瓶内销回款及时。
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的同时,醴陵陶瓷企业苦练内功。华联瓷业推行“精益管理”,瓷价进行包干。以往一个样品的订单,生产的成品往往多出15%左右。现在各分厂包干,多产现象基本杜绝,仅11月份就节省成本30多万元。泰鑫瓷业加快专利技术应用,红釉瓷清洁化生产获突破,公司逆市主攻美国高端市场。
华联瓷业、泰鑫瓷业、仙凤瓷业等出口企业大力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各企业对窑炉余热加以利用,从窑炉到烘房接通专用管,一条窑每年即可节约100万元。华联瓷业实施技改项目,简化流程,改注浆成型为滚压成型,成本降低10%。
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醴陵陶瓷企业节本、降耗、增效的技艺更显“炉火纯青”。
政府作为空间大
长期以来,醴陵陶瓷以出口日用瓷为主,电瓷和工艺美术瓷为补充。虽然出口日用瓷企业日子艰难,今年电瓷生产企业却过得“滋润”。记者在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原渌江电瓷厂)、华鑫电瓷电器公司看到,生产一派红火。有关负责人称,年初冰灾以来,订单一直满满的,已排到了明年春季。
转危为机,调整瓷业内部结构。市委、市政府提出,构筑出口日用瓷、电瓷、工艺美术瓷“三足鼎立”新格局,降低过于依赖出口的风险。
国家启动内需,电网升级换代,电瓷前景十分广阔。着眼未来竞争,市里已拿出1000万元,帮助企业建立电瓷检测实验室。今年4月,市领导带队,组织电瓷生产企业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与德国西门子、瑞典ABB等世界巨头同台亮相,比优势,找差距,寻求突破口。
市政府日前决定,在陶瓷工业园新批300亩地,建设工艺美术瓷“园中园”,市财政拿钱,配套基础设施,打造载体平台;市政府申请的“釉下五彩工艺美术瓷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已于3个月前获批;市政府拿出300多万元,赞助拍摄“红官窑”电视剧,并在央视推出7期“国宝档案”,为醴陵工艺美术瓷铸造品牌。
对出口企业,政府也大力施救。在市政府、海关、商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在省内率先开通“铁海联运”。海关对醴陵陶瓷的11家A类企业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每个标准集箱柜即减少成本2300元。华联瓷业、泰鑫瓷业等出口大户每个月可省下20多万元。
“把平台搭得更好,把服务送上门,这就是政府该做的事。”林建辉局长说,陶瓷产业为醴陵贡献了1/4的工业产值和1/3的财政收入,值此艰难时期,全市上下都在献计出力,携手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