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政府的产业升级调控政策让陶瓷行业人心惶惶,那些被列入政府限期关停、转移的企业更是多有怨言,认为政府“变脸”,扼杀了中小陶企生存的希望。进入下半年,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传统产业中的部分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导致大批员工下岗失业、地方税收减少。于是乎,一些业内人士把产业整治归结为导致经济低迷的一大理由,认为政府不应该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整治,在寒冬来临之前“扒去企业的棉袄”,而应该让中小型企业在这场寒冬面前能够顺利过冬。
不仅仅是今年产业整治让一些中小企业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几年来,仅佛山陶瓷行业就相继出现过多起企业关门的事件。现在回过头来看,关门的企业基本上是处于行业价值链末端的落后产能。因此,淘汰、关停一批这类企业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极有必要。非如此,则行业不能进步、产业不能提升。事实上,经济的发展自有其必然的规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些效率低下、产能落后、价值不高、污染环境的企业,自然要遭到市场的淘汰。只有这样,才能为那些市场定位更高、生产线更先进、效率更高、生产更环保的企业腾挪出市场发展的空间。
11月中旬,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湛江进行专题调研时,在回应企业倒闭传言时说:“各级政府关键要发挥社会保障职能,妥善安置下岗失业工人。但政府决不能去干市场经济不允许干的事情,不能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汪洋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金融危机下产业调整的铁定原则,即对那些落后的产能,要坚决予以淘汰,而不能借金融危机之名,或以保护传统制造业、扩大市场内需、帮助企业过冬为由,为那些落后的产能寻求生存的理由与借口。对行业内的落后产能,只有坚决予以淘汰,才能逐步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只是这种整治与提升,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自行淘汰落后的产能,而不是由政府部门人为地划出一条线来,规定哪些企业应该扶优扶强、哪些企业应该整治提升、哪些企业应该关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