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安,在中国石化集团潍坊输油处工作,因为特别喜爱收藏古瓷碗,而得外号“张大碗”。老张的收藏生涯是从最初的无的放矢,到最后的一发不可收拾。
一次回淄博老家,老张在周村等公共汽车,车站旁有个集市,老张便趁机去集市上转悠,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乡下老人正推着小车卖文革时期的杂志、邮票等,因为其爱人喜欢邮票的缘故,他就凑上前去,买了一些邮票和杂志,从此老张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
随着收藏过程中视野的开阔,老张发现瓷器的展示性好,就开始慢慢关注瓷器了,用老张的话说,因为没有钱,那时的收藏原则就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有时候去市场上买瓷器,手里攥着10元钱,就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又一圈,手都攥湿了,也舍不得乱花,怕一不小心买错了,这钱就白白搭上了。
老张说,瓷器家族中数量最大的是盘子和碗,而当时破碗的价格很便宜,有句行话是:“碗破皮毛,不值分毫”,好东西买不起,就只能从这些初级的入手了。于是就开始为自己立项,专门收藏碗。也就是在这时,老张得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碗,老张说这只碗从发现到最终买到手经历了两年时间,得来实属不易。那是在1990年时,晚饭后老张出去散步,碰上了近村的一个农民,那人对老张说:“我求你件事情吧,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现在又是麦种季节,还要买化肥,你能不能借我100块钱呢?”老张犹豫了一会后还是答应了,不过老张也提了个要求,“我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农村老乡家过去吃饭用的碗,你帮我留意下吧。”就是这句不经意的话,老张得到了两只清康熙仿成化的碗。老张说,他拿到两只碗后如痴如醉的看了整整一个晚上,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
时光荏苒,慢慢的老张从单纯收藏青花瓷碗转向收藏五彩瓷等各种瓷器的碗,这样以来面就又宽了,量也就越来越大了,到1996年就形成规模了。1997年老张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只刻有铭文的大铜碗,并把他的大铜碗和其它艺术品在市博物馆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谈到这里老张自豪地说:“我可是潍坊市个人收藏走进博物馆的第一人。”
老张说,他收藏的碗从来没有卖过一只,因为他对这些碗有了深深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无法用钱来割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