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们观察一下目前我国大江南北的陶瓷市场状况,就会发现,它们似乎有许多地方并不能尽如人意。
许多城市里的陶瓷市场,过去仿佛都是客似云来,但是现在,好象大多数好景不常。有的商家还算将就着生存,但有的商家却偃旗息鼓了。不管买卖生意如何,大家几乎都有一种疲劳的感觉。这不由地让人想起在电影《手机》里的一个很经典的词:“审美疲劳”。那么,我们的陶瓷市场状况是否也患上了疲劳症?那么,又怎么才能够治理这种疲劳症呢?
回顾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陶瓷厂家先后经历了生产线引进战、价格战、商场战、营销理念战、概念战等等。可谓各种玩意儿轮番登场,热热闹闹,不一而足。而如今,却好象都感到了疲劳一样,显示出一种莫名的沉寂。这种现象倒是很有趣。
前几年,国内各地陶企经过了大规模的生产线设备引进战,各国的设备都来到了中国。其实这样做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业的发展,基础原本就非常薄弱,为了建设陶瓷大国,乃至陶瓷强国,就非得有这些东西不可。例如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线的大量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一下子缩短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不但迅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丰富了产品的品种,从而也导致我们的产品很快打入国际市场。这些功劳都是大家耳闻目睹的,可谓功不可没。但是有些引进却应该多加一些考虑才是,比如由于许多企业没有将消化吸收与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做好,许多产品出现雷同化趋向。这样就导致了在国外同行之间形成评价不高的待遇。这样国内大多数陶瓷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就出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疲劳”。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将自主技术创新与品牌创新做好,做到家,才能解决此方面的疲劳现象。
在前几年引进的大潮中,有的企业索性连国外陶瓷商品营销的观念、概念也引了进来,甚至连展销会、博览会、大商场也引进来了。坦白地讲,这些玩意儿对于我们应该是非常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的许多事物的获得,不是像蹒跚学步地那样慢慢地到来,而是搞得有些太过于仓促了。在发展陶瓷贸易设施方面,大家都有热情,积极性很高,因此有了很大的投资,都将资金一股脑儿拿来做了赌注。于是,国内各地的陶瓷城、陶瓷大厦、陶瓷广场纷纷而起,显示出一种别样的繁华景象。这样,许多太过超前的行为与做法,就必然因为不合时宜,而暂时呈现出一种惨淡了。
事实上,陶瓷生产与陶瓷销售存在着一种天然和谐与协调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的事情。现在有一些商城里整天都见不到个人,门可罗雀。由于陶瓷商城建得太多太滥,大家的生意都很平平,经济效益也好不到那里去。于是,经销商疲劳、生产厂疲劳、广告商疲劳,就连记者也感到疲劳了。经销商的疲劳直接的体现是媒体上的广告太少,大规模的优惠少。销售代表的疲劳则表现在笑容少了。想当初,他们抱着美丽的憧憬,还在为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年度销售计划,以便获得更丰厚的回扣而绞尽脑汁,如今,看到陶瓷商城的效益并非如原先设想的那样,也就不想再折腾了。甚至有的经销商抱怨说,看到如此光景,再折腾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了。
如果再设想一下消费者的话,他们也会感到极度的疲劳。为什么,因为进入陶瓷商城或陶瓷广场之后,看到了各种产品林林总总,看得人眼花缭乱了。如前天还是彩釉砖,昨天就是瓷质砖,那么今天又有渗花砖、仿古砖。还有什么立体砖、浮雕砖、仿金砖、镜面砖、发光砖等等。还不知明天什么砖呢。这样多的品种,究竟选购那种好。岂能不让人看得眼花?看得疲劳?实际上,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向消费者做更多的宣传介绍工作,这样就可以消除消费者的疲劳了。事实上,目前国内的许多陶瓷经销商,缺失的还是与消费者之间的亲近感,亦即离人性化营销还有不少距离。另外,还有在国际市场屡屡遭受到的反倾销投诉等等,我们是否也感到了疲劳?
总之,当前在建筑陶瓷行业出现的许多疲劳症候,并非不能治理。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更新经营观念与创新思维,尽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产品的品牌创新与营销创新。如此,种种疲劳感则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