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景德镇市紧紧抓住部省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机遇,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引优引强,培育规模化陶瓷企业,推进陶瓷优强企业集聚,做大总量,推动了陶瓷优强企业集聚,做大总量,推动了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日用陶瓷、艺术陶瓷为主体,建筑卫生陶瓷蓬勃发展,电子陶瓷、工业陶瓷、结构陶瓷等特种陶瓷为核心竞争力的大陶瓷格局。
做大总量,实现陶瓷跨越增长。2008年,景德镇市陶瓷产业面对雨雪冰灾、金融危机和能源紧张等不利影响,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挖掘生产能力、推进项目建设等举措,实现了陶瓷总量的跨越增长。去年实现陶瓷工业总产值70.15亿元,比上年增长67.02%;陶瓷对财政的贡献不断增大,上缴税收8399万元,同比增长90.24%。
夯实平台,加快陶瓷园区建设。园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不断推进园区建设,园区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唐英大道二期北面半幅路面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南面2.6公里左幅机动车水稳层基本完工,纵向雨水管完成80¨0多米,纵向污水管完成1400多米;右幅非机动车道垫层完成2.1公里,路缘石建设也同步完成。配套的水网建设也早巳完成,乐华、金意陶、特地已通水;针对园区部分企业水压不足问题,自来水增压房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园区11万伏变电站正在规划设计之中,己完成所需土地的征地;三龙基地22万伏变电站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推进,20000平方米厂房已开工建设,其中12000平方米厂房已经完工即将交付使用。目前已有57个项目入园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高技术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
对外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景德镇市抓住广东、福建、江苏等地陶瓷产业转型的机遇,积极组织乐平、浮梁、珠山和陶瓷工业园区与佛山、福建等产瓷区主动对接,引优引强,相继有金翔、莱特、欧文莱、合众锦川、欧陶、环江花纸等多家陶瓷项目落户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和乐平陶瓷工业基地.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就达7项。去年内资进资8.588亿元,外资进资1545万美元。二是陶瓷出口平稳增长。去年陶瓷面对出口退税率频繁下调,人民币持续升温,原燃材料、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国际金融风暴等诸多困难,景德镇市通过加强调度,强化服务,组织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法蓝瓷、东璟、嘉加、金意陶、特地等一批新引进陶瓷企业成长为陶瓷出口的增长点,推动了陶瓷出口平稳增长。陶瓷出口创汇完成7050万美元,同比增长40.16%。
狠抓项目,培植新的增长点。一是强化服务,加快陶瓷项目建设进度。针对现有已落户重点项目,加大服务力度,推动这些项目加快建设,促其尽快改产。如针对部分陶瓷企业提出的招工难的问题,通过市劳动局等部门的协调已为企业招聘员工600多名,并由市技工学校为其培训。目前金意陶、特地、乐华、圣泰等项目已相继点火生产,成为去年陶瓷发展新的增长点。莱特、欧陶等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中。落户乐平基地的金翔建陶公司总投资1.2亿元,已于9月8日点火锻炉试产;欧文莱陶瓷公司总投资10亿元,康大陶瓷公司生产超耐热陶瓷,总投资5亿元,辰道新材料股份公司建造20条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总投资3亿元,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三家公司均于10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特地陶瓷公司的第二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已于10月30日出产品。莱特公司于12月下旬开工点火,同时,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加大,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9亿元,为今后陶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去年以来,通过强化服务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出口、用电、煤气等实际困难,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支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扶持陶瓷企业发展。尤其是自去年8月开始的焦炉煤气限气的影响,及时协助企业有序安排生产,引导企业调整能源结构,通过帮助乐华等企业建设液化气站,帮助鸱飞、梦特香、恩冠等企业建洁净煤气发生炉等措施积极应对当前焦化煤气短缺的困境,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去年陶瓷规模企业数已达77户。三是千方百计,跑部进厅争取支持。去年在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陶瓷行业积极申报项目,争取省、国家各类资金支持,先后申报陶瓷类项目40项,其中同惠电子有限公司的“剪切膜高频谐振器件及元件产业化”、省陶瓷工业公司的“陶瓷窑炉节能技术改造”等13个项目获得国家及省政府2787万元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景德镇市还大力实施陶瓷品牌战略,积极推进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相继完成了《景德镇市陶瓷知识产权暂行管理办法》和《景德镇市陶瓷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全市12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参加全国艺术陶瓷知识产权培训班学习,并对全市陶瓷企业商标品牌进行了摸底,目前景德镇市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陶瓷商标56件,已申报等待批复52件。严厉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在全市开展了艺术陶瓷包装限制使用塑料绳工作。通过举办瓷博会打造陶瓷贸易平台,成功举办了首届景德镇日用陶瓷创新设计大奖赛,节能减排、推进陶瓷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相继有红光瓷厂、光明瓷厂、建筑瓷厂等完成窑改,新建了一批节能环保的陶瓷窑炉。高科技陶瓷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与中科院达成发展高技术陶瓷产业的院地合作协议,相继有中科院、国家建材总院、清华大学等众多顶级专家学者来景为高技术陶瓷发展出谋划策,并有8项科研成果与企业形成了产业化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