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进出口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1月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366.3亿美元,下降31.1%;其中出口242亿美元,下降23.6%,进口124.3亿美元,下降42.1%。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出席会议并表示,1月的进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今后每个月都要召开进出口形势分析会,及时分析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估计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我省进出口可能持续低迷。”
统计数据:对新兴市场出口也下降
根据海关统计,广东1月份的各项外经贸数据几乎都出现下滑: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回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和6.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下降均达两位数,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12.5%和34.3%,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30.3%和44.1%;外商投资企业、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下降28%、27.1%、17%和5.6%;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分别下降27.7%和30.1%。
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均不同程度下降,对美国出口下降16.1%、对欧盟出口下降22.4%,对东盟、日本、南美、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出口下降两至三成。
万庆良表示,要认清今年保增长的严峻形势,从1月份的数据看,在一片低迷中保有一缕阳光: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出口下降幅度较小;劳动密集型的箱包和鞋类出口呈现了6.2%和2.4%的增长。
各市动向:东莞进出口已连续下降
省外经贸厅近期对全省11大出口行业中的50家大型企业问卷调查显示,94%的企业认为国外购买力不足,需求下降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原因;68%的企业出口订单同比下降,降幅在20%~30%。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财富缩水,对需求弹性大的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造成沉重打击。
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以富士康、伟创力为代表的特大型代工企业由于跨国公司大幅削减订单,出口急剧回落,利润明显减少,陆续实施减产、裁员计划。”
出席会议的深圳市贸工局副局长王晓春也表示,深圳大型代工企业迁出的迹象明显,他说:“富士康今年将两条大型生产线迁往山东烟台,其他大型代工企业也有迁往内地或者迁回国外的打算。”王晓春认为,深圳企业的寒冬真的来了,“去年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外资的37%,已经连续3年下降,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全靠服务贸易拉动的。深圳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型制造业项目无法落户,加上税收和外贸政策的调整,也是外资项目撤离的原因之一。”
据悉,深圳、东莞和广州是我省外贸排名前3位的城市,占据全省进出口总额的七成,1月份三市的进出口总额均出现大幅下降,深圳下降26%、东莞下降42.8%、广州下降30.68%。其中,加工贸易企业众多的东莞市值得关注。
出席会议的东莞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表示,东莞的进出口已经连续6个月下降,而且降幅越来越大,但他同时表示:“从我们的调查看,春节后企业开工仍比较正常,员工返回率达九成。现在的情况是,传统商品订单比高新技术产品订单要好,内销企业和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订单较好。”
积极应对:
4市将试点人民币结算
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这些数据表明此前寄予希望的机电产品和新兴市场都没能起到扭转颓势的作用,尤其是进口的迅速下降,表明外贸企业进口原材料很少,将影响下一步的出口,他表示:“估计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我省进出口可能持续低迷。”
面对严峻的形势,外经贸各相关部门都提出了应对措施。海关广东分署副主任赵民表示,海关将加强监测预警,数据分析从原来的每月一次改为10天一次,及时向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最新形势数据,此外还将加快通关速度,全面推行无纸化通关等。
省国税局总会计师朱江涛则透露,已经向国税总局提出建议,提高机电、五金、建材和陶瓷等产品的出口退税,并恢复钢材、铝材和松节油等对环境破坏不大、国内需求饱和、国外仍有市场的产品的出口退税。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结算试点方案已经完成,“将在4个市的部分银行和企业进行试点,方案已经报省政府审批,由省政府再报国家。”2008年底,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被认为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企业来说,人民币结算试点意味着进行贸易的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试点地区的贸易交易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这对于缓解汇率风险、减少出口企业因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