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应萨克米机械企业有限公司的邀请,参加为期一天的“萨克米技术革新研讨会”。当天的会议在佛山南海枫丹白鹭酒店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内两三百家陶瓷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主题是介绍萨克米新推出的节约能耗和环保的新产品——H.E.R.O(英雄)=高效资源优化者。萨克米伊莫拉总经理彼耶特罗·萨尼亲自从意大利飞过来致欢迎词。萨克米机械(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萨克米机械(南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仙尼更是会前会后都殷勤地与中国客商交流,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会议还特地安排了参观在南海的萨克米机械厂的窑炉和压机车间,而且,一向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颇有微词且纠纷不断的萨克米这次不但让大家尽情地参观,还允许拍照。萨克米为何要突然高调地与中国客商接触?有人提醒说,也许压机车间那包装待发的30多台库存就已经透露了秘密:萨克米南海厂的窑炉只有5%左右销在中国,其他都销到世界各地,压机则90%是销在国内。此次会议的一个重点就是希望借金融危机之“机”,通过打“节能减耗”牌在中国扩大窑炉的销量,当然,也许还有缓解压机库存的用意。
但一位在萨克米服务10多年的中方高级经理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萨克米是全球最大的陶瓷机械生产商,年销售收入达13亿欧元,这几乎是中国同行的10倍,30几台压机的库存虽然是破天荒的,但却根本构不成什么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萨克米有90年的历史,而中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3—5年,甚至更短。一个1919年的公司能够走到今天,肯定经历过不止一次经济危机,包括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时期。萨克米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一直按照自己的步调走路,不会因为市场繁荣就立马扩大再生产,市场收缩就降价促销。在市场繁荣的时候订萨克米压机要一年提货期,市场收缩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萨克米压机的生产周期就要七八个月。
马仙尼也认为,金融危机只是减少了需求,萨克米要做的只是相应地减少产能,而不是搞降价促销,尤其是通过降低质量标准达到促销目的。萨克米会一如既往地钻研制造先进瓷砖生产机械及包装设备工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是设计和制造陶瓷工业的单机和整线设备,而且最关键是保证质量和节能减耗。萨克米的单机和整线设备比国产设备贵三分之一,而使用寿命也起码同比增长。马仙尼目前最苦恼的是,中国企业普遍喜欢一次性付款少的国产窑炉设备,而对具有整体节能减耗优势,综合运营成本并不高的萨克米窑炉并不了解。此次在南海开会就是想趁经济低迷的时候跟中国客商洗洗脑,希望中国客商改变那种只顾眼前,老想着抓住机会赚快钱的思维,回到经营企业的常态——从长计议,稳步推进,打造“百年老店”。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日前在接受《中外管理》杂志专访是说,“我觉得应对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危机来了之后,你再做,那一切都晚了”。“我们始终把明天当作冬天。”这两句话跟他十几年前说的那句“每天都战战兢兢、日履薄冰”的名言如出一辙。如果没有张瑞敏这种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海尔集团去年也不可能取得在金融危机下整个集团利润还能够增长20.6%的成绩。
世界经济一体化正使得我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充满变数,越来越不可琢磨,对未来越来越难以逆料。但同样是面对“出乎预料”的危机,为什么有的企业一下子感觉就是掉进了“冰窟”里,要等待政府或者同行救援,而有的企业如萨克米、海尔、格力(去年利润增长30.%以上)等却能展开“冬泳”?看来,形成这样巨大差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营者的心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