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良作品资料图
在景德镇,王锡良被瓷界尊为泰斗,虽然已年逾86岁高龄,王老依旧执著于瓷艺,人们称他为“德艺双馨”的老人。
我拜访他时,他说,去年又去庐山写生了,回来后,在瓷板上画了一批作品。说着,王老一块一块地搬给我看。他说:“庐山博大精深,是一座宝山,我上庐山写生几十次了,那里的情,那里的景,我割舍不了。”王锡良的粉彩瓷板画墨彩清新淡雅,无论是山石、松竹,还是幽径、茅屋,抑或是一缕炊烟、一团云雾、一座凉亭,细细观赏,意味无穷。就拿他的《含鄱口》来说吧,近松、远山、牌坊、望鄱亭……给人以空灵悠闲之美;笔墨看似平淡,却十分见功力。还有一幅《月照松林》也很独到:横石三五片,青松挺立,冷月当空。显然,这些作品中蕴含了王锡良淡泊宁静的情愫,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解。看他的作品,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唐诗宋词中那种唯美的意境、田园风情,因为他创作的山林奇石仿佛都有生命。
在瓷板上画中国画和在宣纸上作画其实是两个概念,前者还需运用特殊的颜色和质料,经过填色、烧窑诸多工序。特别是烧窑的过程中,一旦色变、裂变,作品就会前功尽弃。王锡良说:“如今的瓷板较轻,我将它搬上庐山,直接在瓷板上写生,这也是我大胆的尝试,看来效果还不错。”
我对王锡良说:“你现在画的画十分简练,做的全是减法。记得你年轻时画的《革命摇篮井冈山》用的是重彩,是加法。”说到他的成名作,王锡良抑制不住激动,打开了话匣子:1959年春,国务院让江西省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作室内装饰,设计要求是要有地方特色。省里领导向艺术家们布置了任务,有人画安源,有人画南昌,有人画黄洋界……诸多样稿中省领导最后选中了王锡良的《革命摇篮井冈山》,并反复叮咛一定要以瓷板形式出现,因为这是江西的亮点。王锡良说,为了创作这幅作品,他穿着解放鞋,身背写生架,翻山越岭,临峰入谷,赴茨萍、五龙潭、朱砂冲,登黄洋界、笔架山、五指峰……每天啃着冷馒头,穿梭于井冈山的每个山头。王锡良说:“在写生途中,我幸运地碰到了上海画家唐云、朱屺瞻,他们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唐云当即画荷相赠,终成忘年交。”采风回来,王锡良全身心投入创作,几经反复,高四尺,长丈余的4条屏《革命摇篮井冈山》大型彩瓷烧成。作品送至北京,时任中国美协副主席的蔡若虹连连称赞:“这幅瓷板画,有气势、有新意,把革命摇篮的精神表现得大气磅礴。很难得,很难得!”景德镇的瓷画高高地挂于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这也是中国瓷器史上第一回。36岁的王锡良因此一炮打响。
王锡良13岁时随叔叔王大凡学艺。王大凡乃珠山八友之一,他的粉彩人物画首屈一指,在景德镇影响巨大。1915年,他的作品《富贵寿考》获巴拿马国际工艺品博览会金奖。王锡良说:“我14岁时在笔筒上仿叔叔的仕女图《西施浣纱》,这个笔筒卖得2元大洋,我兴奋不已。叔叔见我有天赋,便用心教我。最早教的是《闻鸡起舞》与《陶侃运甓》二块瓷画,并作‘绘画生涯,自甘淡泊;陶人事业,首要精勤’联鼓励我。我以此作为座右铭,警诫自己。”学艺期间,王锡良常与珠山八友成员在一起,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他的墨彩瓶《东山行乐图》便是力作。苍劲的松树,风雅的人物,乃至人物那飘逸的衣褶,纹理清新,气韵浑成。
王锡良后来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之影响,注重素描写生,画风大进。在写生途中,有时会遇到林风眠等高手,王锡良便不失时机地请教、切磋。最难忘的一次是,他见林风眠在两块瓷板上画《武松杀嫂》,一块乃武松举刀,另一块乃潘金莲下跪,林风眠用寥寥几笔将潘金莲衣裙勾出,那风骚而可怜的潘金莲形象跃然而出。王锡良说:“那简笔的魅力使我终身难忘。”我顿时明白了王锡良绘画由繁到简的变化缘由。
如今,王锡良仍笔耕不止。他每天坚持作画,且将心得记录下来,他说:“留下只字片言,鞭策自己,贻笑方家,也算没白活。”他还叮咛自己的子女及关门弟子刘进:我们画瓷的要多看书,从中吸取营养,还要多写生,从生活中去提炼。艺术创作切不可受“孔方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