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与区域位置、资源优势、历史渊源有很大关系。佛山的陶瓷,大概跟后者最为密切。上千年的陶瓷工艺,炼就了无数豪商巨贾。如今行业内高手如云,精通营销、谙熟管理的企业家比比皆是。房地产业方兴未艾之时,这些做建陶的,做马赛克的,做洁具的,曾经风光无限,商场上呼风唤雨、如鱼得水。
可惜漫长一个时期,陶业的确做大了,但没有做强。从技术来讲,是引进国外的;从管理来讲,是套用书本的;从理念来讲,是照搬公元前的;从结构来讲,是低层次的。金融风暴一声咆哮,令无数企业直不起腰来,彻头彻尾如同被洗劫过一样,焉了倒了一大片。
电子也是支柱产业,但人家的日子要好过得多。那个把软件卖到世界上大多数电脑桌上的大亨,似乎喝了魔免药水一样,可以无视危机的肆虐。如果他是卖陶瓷产品的,会怎么样?会不会做出一个业界的“迪士尼”来,会不会使每家的马桶上都印有“microsoft”标识,会不会致使陶瓷业如今只剩下“艺术陶瓷”这块遮羞布?我不敢断言。
如果仔细研究微软在管理人才方面的策略,就可以大致领略到比尔先生特有的博大胸怀。据说在微软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面积一致均等,甚至老板自己的也大不了多少;尊重个人隐私,办公室的具体位置由员工本人挑选,同时安装了可随手关闭的门。这种没有等级、职位高低之分的做法,可以避免老板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产生隔阂,工作时心情舒畅,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相应提高,效率自然倍增。
企业需要开拓型的企业家,野心家式的,又不乏谋略的智慧。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具备吸收人才、管理人才的能力。目前来看,陶瓷行业掌握不了精英流动去向,正是因为缺乏开拓型的企业家,缺乏思想上、观念上的创新型人才。企业挑选雇员不够精心,解雇庸才不够果断,内部的自己消化,外来的拒之门外,早已成为整个行业一大弊病。
举办奢侈会展、参加高峰论坛,陶瓷老板可谓不遗余力,拼命宣传他的产品和品牌,如何超凡卓越与众不同。最后是家喻户晓了,但消费者却不买帐:为什么要用地板砖呢?现在都流行木板的;为什么用小格马赛克呢,大砖大瓦才有大气概……微软不一样,既然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是把企业的一部分卖给投资者。它从来不宣扬它的产品有多好,只是乐此不彼地灌输IT理念。当人们认同IT后,IT的核心是软件,软件的核心又是微软,所以就由此认可了微软。这就是理念营销的魔力所在。
一场风暴过后,支柱产业遇到了尴尬。政府要摘“高污染、高耗能”的帽子,要顺时势平民怨,在做法上就不可避免地有点“一刀切”。无论成功与否,一个行业的“洗牌”都将是十分悲壮的抉择。为你的雇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进并留住人才;转变你的营销观念,让消费者先认可陶瓷消费,再来认可你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妥。
比尔·盖茨当年就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