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把价格降下去,仿古砖下乡就顺理成章,这无疑是荒唐的。当然,我们不能去怪那些为市场编织信心的人,但是不能被这些掩盖了真相。也有很多人问:2009年,我们的瓷砖要不要降价。反而比较少人去想,降价真能解决问题吗?
最近,有两件事情再一次说明市场的真相。一件是恒隆地产陈启宗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内地开发商都是“骗子”。 他说,他们都对他说了两句假话:第一句是:“我们的公司现金很充足。”第二句是:“幸好我们没有在07年拿地。”前一句话构成了当初不降价的理由,而且掩盖了一定的真相。后一句体现了自身的心虚及对市场的理解是如何慢人一步。就像2007年,陶瓷行业出现了一次“涨价联盟”一样,十多个企业掌舵人在一份所谓的共同“涨价协议”上签字。好像我们像过去十多年前一样有能力控制市场,很显然,这是一个市场笑话。
另一件事情出现在国家政策领域,就是家电下乡的新闻:“家电下乡重庆农民不买账,经销商曝定价暴利”。据报道,在限价和补贴的利好下,家电下乡的销售仍然不理想,原因是渠道在定价策略上对利润的追逐导致了次品才下乡;但是,农村消费力普遍过低才是调查出来的真相。
我们在讨论房地产和其他商品的市场时,总会一下子钻进一个误区:就是价格太高,而非我们普遍收入过低。所以,当万科降价的时候,很多房地产商还想搞“不降价联盟”,还看不懂市场,甚至有侥幸心理。记得08年底,笔者采访一位陶企老板时,他说,09年要不要降价,可降价能解决问题吗?这才是要命的问题。所以,2009年,还是价格的问题吗?我们要扪心自问。
现在可以说了,国家政策忽左忽右,导致房地产洗牌不彻底,有实力的品牌未能在最佳时机并购其他小企业,同时导致了开发商不敢面对自身的弱点和真相。陶瓷行业一样,下乡的私抛厂似乎更有牛劲,价格是个重要因素之一,到底是私抛厂的产品价格更低,还是目标消费者的购买力够差?显然这不只是价格的问题,品牌砖降低价格能解决问题?经销商对利润的追逐是否同样导致次品下乡,毁坏仿古砖的发展口碑?根源还是消费者收入普遍过低,这也是促进内需的最大阻力。
所以说,2009年不再是价格的问题,也希望以后这个都不是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为物价烦恼的时代,都是个悲哀的时代。
同时提醒厂家,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运作多年,形成一定的市场规律,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主观去臆想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闹笑话。更重要的是敢于面对自身的困境,然后是先知先觉地理解渠道和市场。另一方面,理解消费者,捕捉消费者不购买的本质和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希望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有足够的购买力,对未来消费有足够的信心,这才是大家共赢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