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处在西部大开发末梢的伊宁市,迎来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第二次转移的发展机遇,中亚国际建筑陶瓷之都喷薄欲出,正崛起在伊犁河之畔。
有关中亚国际陶都的利好消息接踵而来:由景德镇陶瓷学院有关专家编制的《中亚国际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评审会论证;由江西高安瑞州陶瓷有限公司和瑞鹏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2.5亿元、年产2000万平方米的建陶项目开工建设,并成为入驻伊宁中亚建筑陶瓷基地的第一家企业;多家陶瓷企业今年有望在陶都兴建;中亚国际陶瓷城占地近3万米的展销大厅主体已完工,装修及布展正紧张而有序地展开;“2009中国新疆伊宁·中亚国际出口商品交易会”拟于今年9月4日至7日在伊宁市中亚国际陶城召开,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
如果追溯到一二年前,要说在伊宁建中亚国际陶瓷之都,几乎是痴人说梦。可是伊宁就有一批追梦人。2008年春,伊宁市委常委、伊宁边境合作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学文到内地出差,偶然听到佛山、福建等南方陶瓷原产区因本地原材料枯竭,原料、运输、加工成本攀升,加上产业调整等诸多因素,面临产业战略转移。这一信息像一道闪电,激活了程学文的思维: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能不能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机遇,承接这一产业呢?他深知,经济合作区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带动性强、影响力大、附加值高、为富一方的主导产业还未形成。特别是伊宁市有着跨一步就是市场潜力巨大的中亚市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亚诸国没有建筑陶瓷业,蓬勃兴起的建筑市场对建筑陶瓷的巨大需求主要由欧洲供应。中亚建筑陶瓷之都的建立,对抢占这一充满诱惑力的市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思路决定出路。事不宜迟,程学文马上决定奔赴广东佛山、江西高安等地,证实并确认陶瓷产业大转移这一事实后,立即返回伊宁,形成建议方案上报伊宁市委,同时着手前期准备工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党委常委、伊宁市委书记焦宝华听取建议后,以战略的思考和敏锐的目光,不失时机赴内地建陶基地考察,并构想着伊宁建筑陶瓷基地的蓝图。
2008年4月中旬,景德镇陶瓷学院第一批初勘人员抵达伊宁,由合作区商务局副局长韩欣东陪同,经多方调研并在伊犁河谷部分矿地实地考察,初步踏勘,认为供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瓷土、瓷砂、瓷石、钾钠长石等原料资源丰富。
“五一”大假还没过完,景德镇陶瓷学院派遣的第二批专家8人小组再次来到伊宁,在河谷8县1市以及博州精河县,开展了近一个月的实地踏勘。协同踏勘的韩欣东回顾当时专家们不避艰险、不辞辛苦的敬业精神,至今深感由衷的敬佩。有一天他们徒步穿行在人迹罕至的新源县一条深山峡谷时,遇到倾盆大雨,加上浓雾密布,脚下一片泥泞。大家谁也没有退缩,拄着木棍冒雨前行,跌倒了再爬起来。载眼镜的更是苦不堪言,雨雾遮住镜片,眼前一片模糊。有一段悬崖更是险象环生,稍不小心跌入几十米的深谷,后果不堪设想。刘工脚上的旅游鞋的鞋底都脱帮了,他还是走到钾长石的矿点,和大家作了仔细的踏勘才返回。这次踏勘前后步行5个小时。等回到车上,个个浑身湿透,一身的水,一身的泥,一身的疲惫。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他们走遍伊犁河谷的山山水水,确认用于陶瓷生产的原料资源极为丰富,综合分析伊犁州境内原料种类、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工艺性能,伊宁建筑工业园可适合发展中高档日用、建筑卫生陶瓷、电瓷、化工陶瓷等生产,并具有良好的原辅料供应,90%以上的原材料可实现本地化,有较好的低成本优势。此外综合生产成本分析还认为,构成产品主要成本要素都要优于国内其它地区,尤其是燃料,原材料90%左右可实现本地采购,可满足百条生产线上百年生产需要。产品就近销往中亚地区,与内地相比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
有了这个底气,建设伊宁中亚国际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全面推进。一个规划面积达1.2万亩的区域---建陶之都,拔地而起,并将成为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区,成为伊宁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7月4日至16日,焦宝华亲自带队赴广东佛山、江西高安、浙江杭州、上海等地展开实质性、针对性强的调查和招商,直接与广东唯美陶瓷、华夏陶瓷、佛山欧陶科技、欧神诺陶瓷、浙江尖峰集团、江西太阳陶瓷、瑞州陶瓷等知名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接触、交流与洽谈。随后,佛山欧陶科技、欧神诺陶瓷、江西瑞州陶瓷、高安瑞鹏陶瓷、福建飞天陶瓷、闽清中陶、闽清红叶陶瓷等企业客商纷纷来伊宁边境合作区实地考察陶瓷市场、外贸、资源、能源等情况。伊宁市还特别授予佛山欧陶无机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天生“伊宁市荣誉市民”称号,诚聘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为“伊宁市人民政府高级经济顾问”。
建筑陶瓷这条中国龙已经在新疆伊宁舞动了。民俚说:只要有恒心,黄土变成金。而今,沉睡了亿万年的伊犁河谷的陶土,将要在西部开拓者的手中,变成一桶桶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