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编者按:稻盛和夫是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独创两家全球500强企业。退休后他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智,因为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智的过程。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稻盛和夫已经成为日本、乃至亚洲享有盛誉的“经营之圣”。
PART 1 告别灾难心相
他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形成了一种对公司未来的积极而伟大的“心相”。
幼时学习成绩平平,患过结核病,没考上名牌大学,进了“火车便当大学”,又进不去大公司,在“黑社会”门口徘徊的稻盛和夫,费尽周折,终于加入了松风工业。可是没想到他满怀期待的松风工业,却是一个由银行管理的亏损公司。家族政治搞得公司分崩离析。公司发不出工资,没有人气,同期进入工厂的5个大学生离开了4个。稻盛和夫的“心相”说显示了魔力。
鹿儿岛的爽朗天性拯救了他
起初,稻盛和夫也不安心了。他跟一个同来的大学生考试通过了国民自卫队员,只是户口本不在身边,哥哥利则扣住身份证不给他寄,没法办手续。哥哥利则非但不给他寄身份证,还义正词严地训诫他:“要是这样就辞职的话,到哪里都一样。”背叛自己投效的老板,对讲究名分的大哥来说,是不能理解的。
是的,在这样百废待兴的公司做不出点成绩来,到好公司又能做什么?愤然脱离恶劣环境去寻找新天地而成功的,大有人在。可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本位,成功的也不乏其例。无论到什么环境,那么牢骚满腹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再糟糕的环境也能干事。这里总比父母的环境好吧?!这个想法像雷电一样击中了他。他猛然记起,少儿得肺结核病时所学到的“灾难心相”。
灾难心相,对一个人是决定性的。他不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只是固定地从否定的角度看待人和事,永远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恶受害者的角度。原本晴朗的天空,他会想阴云必然密布;阴郁的天气里,他会想这是世界的末日。有此等心相,不再努力,就必然等来可怕的现实。心相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稻盛意识到,“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内心呼唤而至的。”
鹿儿岛乡村的爽朗天性拯救了他。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改变自己的灾难心相!调整心态以后,一切都爽朗起来,精气神完全不同。愿望是一粒种子,只有愿望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忘我的投入。稻盛和夫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别人闹罢工,他却想的是如何给工厂减少损失。他认为罢工、向公司发泄不满根本就没有意义。就算为发泄不满而罢工,工资也不会涨,公司财政赤字确实没有钱,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研究搞好,并把研究成果投入生产。别人骂他“工贼”,“公司的走狗”。他感到孤单寂寞,但一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的容颜,想起弟妹们也在家乡困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稻盛就又有了勇气,继续努力做研究。
他入厂后第一年就研制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U字型绝缘材料”的新型陶瓷材料,为濒临破产的工厂带来了大量定单。因此他成为新成立的特陶科的生产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特陶科是整个公司中唯一盈利的部门。
1956年,日本第一银行的一位业务负责人来到松风工业调查工作,惊异于一个死气沉沉的工厂中竟有特陶科这样一支士气高昂的队伍。这位高管还特别请稻盛和夫在酒店里吃饭。在与24岁的稻盛和夫攀谈中,他听到的不仅是未来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还有如何采取措施使人才得到有效利用,增添活力等等问题。这位高管兴奋地说,“你有自己的Philosophy(哲学)。”当时稻盛还不懂英文,Philosophy却留在了心底。
在看不到生机和出路的环境里,稻盛撑起了一片天。对他很欣赏的制陶部部长青山政次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股不竭的激情与不甘人下的霸气。那是一片专业的天空,没有同样虔敬的人,要想在他上边是不成的,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掀下来。那种追求完美、追求至理的倔强,会逼得上司喘不过气来。
歃血为盟,铸造积极“心相”
松山的观察很快得到了应验。
在稻盛的研究部不断取得成绩并给公司带入新的生机之后,公司政治则使得原来赏识并信任他的制陶部部长青山政次靠边站了。新部长是个退休的研究所所长,后来又开了一家古董店。应社长之邀加盟松风。进厂一年来不断搞些有头无尾的改革,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稻盛领导的团队,正在为日立的一个高精密度真空管产品攻关,一连几次试验都失败了。新部长仓促做出了结论:“你的头脑已经无法胜任这项工作,我要招聘其他技术人员来进行陶瓷真空管的开发。” 稻盛一听,一年来压抑的火焰爆发,热血上涌,提出了辞职。稻盛竭尽全力,硬是逼着自己和手下攻克了那么多难关,把公司从亏损的边缘带进了大发展的轨道。或许正是稻盛不可替代的成功,对新部长的权威产生了威胁。故此找个由头,逼退了27岁的稻盛。
上天在给一个人重大机会的时候,总是要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些弱者往往容易跟着命运拉起的纤绳走,迷失在形式之中。而那些有积累和定力的人,却能够把握住机遇而走上自主的道路。松风工业的家族政治,以及那个新来的乱折腾的部长,实际上是来给稻盛开启壮行酒瓶的人。不然,依着稻盛对工作的投入力度和对忠诚负责的劲头,不可能踏上自己创业的路。
稻盛辞职,一大帮人要跟着他走。其中还有年龄56岁的前制陶部部长青山政次。青山以广博的社会关系,费尽周折找到了社会名流西枝一江和宫木电子社长等5个资深人士给稻盛筹得了200万日元,由稻盛、青山等9个人的团队靠技术折成100万日元,共计300万日元,稻盛、青山各占10%,注册成立了京瓷公司。西枝一江不仅个人出资40万日元,还用自己的房子抵押为新公司借得了银行的1000万日元贷款。
稻盛带着7个弟兄(因为青山年长,乐观年轻人抱团),聚在一起讨论将来的打算。稻盛提出要立血誓。一群人异口同声相应。按稻盛的意愿写好了誓言:“吾等定此血盟不为私利私欲,但求团结一致,为社会、为世人成就事业。特此聚合诸位同志,血印为誓。”稻盛率先切破小手指按下血印。这个协议的起点不低,很有点共产革命的意味。京瓷于1959年4月1日成立,宫本电机的社长宫木男也就任社长,西枝一江任董事,稻盛任董事总经理兼技术部部长,青山担任专务。
京瓷不是私人公司,是投资者看好稻盛的一种风险投资。管理团队9人持股,投资者5人持大股。他们以“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借以问世”为目标,朝气蓬勃地投入了创业中。对稻盛来说,这就意味着,凭自己的技术最低限度必须拿得出可以维持30多位员工生活的薪资,一旦拿不出,就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稻盛和夫没有气馁。相反,他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立志要做一个日本一流的公司。他面对着28名员工,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话:“让我们拼命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镇上第一的公司,不,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稻盛和夫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倡导下,渐渐地在每个人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形成了一种对公司未来的积极而伟大的“心相”。
PART 2 开启智慧之井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应该称作“智慧之井”的地方。当一个人专注一件事情之中,而且有一种全然的敏感时,人们会得到神灵的帮助,从那眼“智慧之井”中,获取新思路、灵感或者创造力
稻盛和夫的积极心相,铸造了京瓷帝国,也铸造了一道为世人敬仰和取之不尽的精神山脉。在他的自传体著作《活法》中,稻盛和夫坦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应该称作“智慧之井”的地方。当一个人专注一件事情之中,而且有一种全然的敏感时,人们会得到神灵的帮助,从那眼“智慧之井”中,获取新思路、灵感或者创造力。
“智慧之井”就在那里。那些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会时常邂逅创造性的灵感。就是中国许多企业家,在创业阶段多能够保持一种冲锋势头,可是一旦上了规模、有了向往已久的平台之后,反而会无所适从,致使企业出现大的滑坡。稻盛和夫持续开发智慧之井的经验,对中国企业家有很多有益的借鉴。
人生事业成功方程式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看上去生存的式样差异很大,但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都一样:如何能够持续过得更好?稻盛和夫对此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括。他认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过持续得更好,取决于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这三个因子的乘积:
人生?事业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能力更多是指才能、智力、体魄、运动神经等先天资质,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的激情和渴望的程度等后天方面的因素,思维方式则是指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这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拥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
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 “-100”至“+100”。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积极思维方式包括:总是积极向前、建设性的;有一颗感恩的心,具备和大家一齐行动的协调性;乐观地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态度吻合;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不贪婪等等。
开启智慧之井的神灵在现场
在最早加盟的松风工业,没有工作氛围,没有精密设备反复进行理论性试验,他自己也没有经验。可是,他居然搞出领先世界的发明!稻盛和夫后来在《活法》中解释说,那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他的才能所导致的。那是他忘情地、疯狂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得到了神灵的帮助,从“智慧之井”中,获取了灵感和创造力。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后,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作为京瓷研发带头人。他发现,一旦发疯地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工作现场就会出现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洞开。用稻盛和夫的话说就是,“工作现场有神灵”。
稻盛和夫一次次遭遇这种工作现场的神灵,以至于他作出结论,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当一个人以不服输的高度热情投入产品研发之中,在对其进行全然的审视、倾听、专注当中,往往会听到“产品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来,稻盛和夫的神灵是专注产生的一种强大力量。一如一把锥子通过力量凝聚在最前端的一点上,这种“集中力”,是根据思考能力的强度、深度、大小产生的。当我们有了清晰的追求目标,实现目标的渴望又特别强烈和持续,对现实工作的细节有着全然的敏感和全然的倾听时,这种现场的神灵就会显现。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拒绝了这个主管。那个被拒绝的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眼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追求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丢掉成见,苦苦思索体悟,事先能够清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企业家特殊的战斗力
稻盛和夫的“工作现场有神灵”,让我想起罗丹的名句“你一定会发现美,因为你有了真”。
人生和工作之中,都有大量的超越了感觉和思想的美丽,如果没有激情,这种美丽就无法被领悟、被了解、被认识。一个富有激情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少量的工作,在其中可以实现它自己然后去睡大觉。同样,如果没有爱心,那么这种激情就没法持续。只有当我们忘了自我,带着爱去做事做企业时,才可以保持这种充盈的激情,去发现和追求我们个人生命和工作中的美丽。一个富有爱和激情的头脑一直在摸索、探询、突破中,不接受任何传统。它不是一个已经达成的头脑,而是一个年轻的尚未达成的头脑。
没有人可以赐予我们“智慧之井”,我们只能自己去发现它。当我们依据个人所受的制约、个人的偏见开始解释、翻译的时候,我们会错过它。因为束缚于信仰、偏见、认同时,头脑就无法直接感知。“智慧之井”只青睐于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
当我们带着爱的激情特别强烈和持续时,就产生了对某一个事物全然的敏感。任何一个方面的刺激,有关的和无关的,都会通过全然的敏感,转化为通向所渴望目标的台阶,智慧之井最终将喷薄而出,创造性的工作将不断带来喜悦。这是被稻盛和夫证实和揭示出的道理,也是被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江南春、李彦宏、李想、史玉柱等优秀的创业领军人物所证实了的“本真”。
人性都有偷懒的偏好,领军人物是否能够掌握一刻接一刻的完美标尺,是驾驭企业的关键所在。研发是这样,服务是这样,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运营也是这样。只有当事人,最知道利润指标能够说清的问题是有限的。而只有置身其中,反复体悟并推究事理,才可以知道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好。
企业家为了做强做大,绝不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而必须拥有特殊的战斗力。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种特殊战斗力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的能力,表现为与自己和企业的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不管先前何等成功,什么时候他不能回归零了,开始脱离倾注热情的专业了,也就到了他向下滑行的时候了。(王育琨 《董事会》)
PART 3 稻盛和夫的观念:经济萧条正是企业成长的好机会
萧条意味着艰难和痛楚,但萧条可以而且必须成为企业再次飞跃的台阶。不景气的程度越严重,越是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全员团结一致,切磋琢磨,集思广益,竭尽全力去突破困境。
2009年京瓷将迎来创业50周年。京瓷原来只是京都一家小企业,但仅仅创业10年后,就到美国加利福尼亚设立营销据点,接着又在圣地亚哥建设工厂,开始当地生产。京瓷在这50年中也遭遇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每当此时,我总是担心得夜里睡不着觉。但是,每一回萧条的结果都是京瓷的发展壮大。从这个经验当中,我得出了“应当把萧条当作成长的机会”的结论。
萧条来临,员工团结应对,就可以造出一个“节”来,像竹子那样的节。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单调地成长,遇着萧条,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发奋努力,形成“节”,使企业再次快速成长。这种“节”越多,企业就变得越发优秀。我们应该这样来思考问题。
订单减少九成的活法儿
应对萧条最高明的一招,就是在平日里打造企业高收益的经营体制。
为什么高收益的企业可以预防萧条呢?萧条出现,首先是客户的订单减少,对制造业来讲,就是没有活干,可卖的产品减少,由此销售额降低。比如:本来卖100个的现在只能卖90个,利润当然会减少,但因为平时有10%的利润率,即使销售额降10%,利润只会降5%、3%、2%,照样可以盈利。要销售额降30%、40%才可能出现赤字。
京瓷曾经在一次萧条期的时候,半年中销售额降了90%,却还是没亏本!因为当时京瓷利润率达到30%。因为具有独创性技术,能制造当时谁也做不了的新颖陶瓷产品,所以有很高的利润率。这种情况下,即使销售额大幅下滑也不会出现赤字。
我主张:“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在平时、在经济繁荣时期就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二是为了对付经济萧条的袭击,一个坚强的企业体质至关重要。
经济不景气,员工就动摇。当时我这样说:“请大家不要担心,即使优秀企业也因不景气接连破产,然而我们京瓷仍然可以生存,那怕两年、三年销售为零,员工们照样有饭吃,因为我们具备足够的内部留成。所以大家不必惊慌,让我们沉着应战,继续努力。”我用这些话来稳定军心,而事实上当时我们确有足够的资金。
这就是松下幸之助所讲的“水库式经营”。几十年前我听松下先生讲演时,也想搞“水库式经营”,而且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实行“水库式经营”,这就是防御萧条最好的办法。而且这样做还能稳定人心,面对萧条,员工们可以不必惊惶失措,而能沉着冷静地去克服困难。这就是高收益的企业体质所具备的优点。
追求资本利润是谬论
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基金和投资家们,他们动用巨额资金买卖企业股票,借此获利。这些人看重股东资本利润率(ROE)。资金平衡表中有自有资本这个部分,相对于这个自有资本,当期纯利润是多少,这个经营指标就叫股东资本利润率。我讲的“利润率10%”是利润相对于销售额而言,而投资家们看重的是利润相对于自有资本的比例。
自有资本只要将赚到的钱不断积攒就能增加,也就是积累内部留成。企业经营得越好,自有资金就越发充实。而投资家们看重的是这么多的自有资本能生出多少利润,自有资本虽然很大,但由它生出的利润却不高,因此就判定为投资效率差。
投资家们常说:“如果达不到百分之多少的ROE,那家的股票就不能买。”受他们的影响,一般经营者也开始认为:“为了提高ROE应该减少内部留成。”因此,使用内部留成的资金不断购并企业,不断购买设备,去增加短期的利润。降低包括内部留成在内的自有资金,增大利润,分母小分子大,ROE的百分比就上去了,在美国式资本主义世界,这样的企业被称作优秀,这已成为常识。
京瓷的经营干部在美国、欧洲开投资说明会,总会听到这样的意见:“京瓷的自有资本比例实在太高,而ROE太低,存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应该去投资,应该去使用,好赚更多的钱,这是我们投资家的要求。” 听到这种议论,干部们回来同我商量,我就说:“不必按那些投资家的意见去办。” 对“ROE高的企业就是好企业”这种观点,我的意见是谬论。我认为这不过是短期内衡量企业的尺度。现在买进股票,待明年升值时抛出,就能轻松赚钱。对于这样思考问题的人来说,当然ROE越高越好。但我们要考虑未来的几十年,要一直把企业经营下去。对于我们来说,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企业应该有足够的储备,才能承受得起大萧条的冲击。
所以,我对京瓷的干部们说:“去告诉那些投资家,我们必须保护员工,保护企业。如果他们要给我们打‘不够格’的烙印,那是他们的事。” (中外管理 稻盛和夫)
PART 4 稻盛和夫的哲学:人为什么活着
曾经读过许多企业家的传记,书中所描绘的他们在奋斗中的谦虚、坚韧与执著,一次次打动了我们。可是,在成功之后,他们除了不厌其烦地在那里述说那些成功的往事,常常很难再有更深入的主题——他们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不能自拔。
而稻盛和夫,则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
稻盛和夫在四十余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并把个人的股份全部捐献给员工,他退休后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的财富——提升心智。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提升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才使他拥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有人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傲慢无礼,这就表示其人性堕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时领悟到单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无论成功或失败,真正的胜利者都能利用造物主给予的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在书中稻盛和夫的这句话可谓一语惊人。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可以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炼狱,却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磨难。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像稻盛和夫那样认识到“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没有回到人生和心灵修为的原点去经营企业。其实,正如稻盛和夫在本书中竭力阐发的:人生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
让我们回想一下,2008年,黄光裕、牛根生等遭逢困境的企业家,其实都是在成功中折戟沉沙的。挫折和失败,打不倒他们,而唯有成功可以葬送他们!黄光裕的滑铁卢,不是个案。他代表了中外一大批企业家的走向。在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之后,他们忘记了当初打天下的武器——如履薄冰的敬畏和开放头脑的谦虚。这些最可宝贵的东西,被他们一股脑儿丢到了九霄云外,而自以为是的恶魔开始吞噬了他们的心智。
谦虚带来的是开放的头脑,骄傲带来的是自负的武断。
俯瞰受苦中的中国一线企业家,我内心焦急万分。他们总是在成功的当下,忘了谦虚,态度开始变得傲慢,开始目空一切。他们只想留下更成功、更幸运的欲望,并且任凭欲望肆意膨胀。但是,一旦失去了谦虚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撑自己成功的支点,也因而走向最终的没落和衰退。他们有着高远的志向,却唯独没有“大义”。所以,尽管他们的企业帝国已经看上去很雄伟了,可就是缺乏了大的格局——他们遭遇的是格局的困境。
大义和志向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志向”主要是指个人目标,“大义”则是指对共生的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的事物。企业家把企业做大以后,如果延续此前的小志向,就很难把公司带进大的格局。如果成功以后能够时刻用“大义”来鼓舞自己和激励员工,就可以激发出真正的勇气,这股勇气能够使自己和团队拥有无与伦比的“地头力”。
地头力,是稻盛和夫没有明确使用的词汇,却是他的一贯思想和逻辑的起点。地头力是一种在田间地头往前拱的力量,是嫩芽破土而出的冲力。推而广之,就是在公司运作的一个个现场,清除掉所有那些教条和经验,能够把握住一刻接一刻的本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这种力量,依靠单纯的物质刺激不会经久,必须有一种大义来把握和驾驭。
稻盛和夫在企业的经营中,非常推崇“现场有神灵”和“答案永远在现场”。他真正意识到公司的成败与全员的地头力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公司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股东的利润,也不是为了客户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司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他坚信,一个公司无论规模多大,只要建立起员工心有所属的平台或道场,就可以释放全体员工的地头力,公司才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正是窥见了这个真理,他在京瓷建立了1000多个阿米巴组织,最大限度地取消官僚层级,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贴近工作现场,释放他们的地头力。
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大爱),这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始是一种责任自觉,是一种使命意识的发现或回归,而其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大爱,这也是新一轮自觉的开始。正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才有了像稻盛和夫一样强者族群的出现。但令人堪忧的是,很多的中国企业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人生和心灵的道场,还没有像稻盛和夫那样进入自觉、自知、自信、自强、自胜(大爱)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
稻盛和夫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
1997年6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没有一点恐惧,只是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他听完医生的宣告,没事人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为一批中小企业家作演讲,然后又跟一些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他知道,他的人格、精神、心智和意识体,已经成形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到他,死亡也不能。(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