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商品暨港资企业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25日在广交会登场。广交会历经105届,长期以来谢绝境内采购商入场,此次洽谈会是首次对境内采购商开放。
数据显示,700多家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报名参会,其中包括由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组织的101家港资企业;250多家境内大型商场、大型连锁超市、批发代理商进场洽谈采购。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此次对接活动不仅是解决企业出口下滑的权宜之计,也不仅是解决出口企业的生产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中国商品流通网络体系的再造、创新商品流通方式的有益探索。
本届广交会共有两场内外贸对接洽谈会,5月4日还将举办第二场。
内外贸对接尚有“缝隙”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多数出口企业并不愿意做内贸。对他们来说,出口无论在结算、营销方面都要省心得多。如今情况大不相同,绝大部分出口企业订单少则下降三五成,严重的甚至“无米下锅”。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出口企业转战国内市场,以分散风险。国内零售商也希望引进性价比更高的商品,内外贸对接会可谓顺应时势。
但首次大规模内外贸接洽会也暴露了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内外贸对接的结算、品牌、渠道三大方面。专家认为,大规模的出口转内销短期内还难以完成。出口企业普遍反映和国内公司合作存在账期长、收款难、信用不能保证的问题;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无力创建自己的品牌,产品设计与国内需求还有距离;国内商家往往为了保证信誉和产品质量又偏好有品牌的产品。北京佳美丽家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海涛称,出口产品的品牌在国内认知度低,很难顺利进入商场。
在渠道方面,内外贸企业也存在脱节情况。出口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络,出口企业倾向于通过经销商进入内地终端市场。而国内的零售商为降低成本,希望绕开经销商从出口商直接进货。出口厂家希望内销商买断产品,但内销商又担心存货风险。
再造商品流通网络体系
政府层面则把此次对接会看成一次“出口转内销”的破题之举。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出口企业要 “两条腿走路”,要学会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针对内地消费需求特点,开发能够满足内地市场需求的商品,将内地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
姜增伟说,批发、零售企业要通过引厂进店、创建自主品牌、提高自营比例,扩大出口商品内销,将国际通行的经销、代理方式、品类管理等经营方式、经营技术及国际规则引进到国内,为出口商品进入内销渠道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