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潮州陶瓷工业60年(中篇)

发布:2009-5-13 14:23:27  来源: 陶城报 [字体: ]

  情报站建立后,撤销了原由枫溪陶瓷研究所编辑出版的 《枫溪陶瓷》刊物。改由情报站编辑出版 《广东陶瓷 》 (半年刊),作为全国交流刊物。同时,还出版不定期的 《广东陶瓷简报》,作为省内交流的刊物。此外还进行了 “省外陶瓷生产发展动态调查”和 “省内陶瓷生产基本情况调查”。编辑出版了 《英国和日本陶瓷生产状况 》、 《陶瓷技术资料选编 》、 《结晶釉 》、 《优选法选编》和翻印了 《窑炉与热工学》等资料。 

  设计室的建立,和由此而引起的群众性创作活动,逐渐使潮安瓷区摆脱了只能靠仿制和生产单件产品,不能自己创作设计和生产配套产品的落后状况,使潮安枫溪的产品的造型和装饰,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瓷区。 

  4、职工业余文化及专业技术知识教育 

  1953年,县教育局就派出了专职教师,在枫溪办起了第一间职工业余学校。参加学习的学员全是工会会员,以青年为主,约共200 多人,分成七班。一1956年,县教育局再次派来了专职教师,又办起了一间手工业社的职工业余学校,共6班200余人,学员为手工业社社员。1961年,陶瓷公司系统工会办起了职工业余夜校,开始是6班,约200余人的文化班,校址就设在现在枫溪中学内,借用学校的教室上课,业余夜校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后来又增设一班40人的彩绘专业班,学员是从各文化班中选出有一定图画基础的学员组成。 

  1975年初,省人民政府 “关于同意建立广东轻工潮安陶瓷学校”批文下发。 

  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起始名为广东轻工潮安陶瓷学校,后又曾名为广东省陶瓷学校。学校的校舍是从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和国营瓷四厂的部分空地、厂房、仓库划出来的。学生的课堂和宿舍用厂房、仓库略加改装;学校老师多数由在职的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并有实践经验的干部中挑选兼任;学生的试验场所就是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的工场、试验车间。 

  5、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在潮安陶瓷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全面规划,遂将各类产品分厂负责,形成了各种专业厂。例如,直接生产瓷器的专业厂就有生产茶具的、餐具的、茶楼酒馆用瓷的,杯碟类的、盘碗类的、人物的、动物的……属陶瓷工艺,但又不直接生产瓷器的专业厂,则有瓷泥、瓷釉、陶瓷颜料、彩瓷厂、包装及耐火材料等。这些专业厂形成后,对于整个陶瓷公司系统来说,组成一个完整的陶瓷生产的工艺过程。 

  潮安陶瓷工业所用的瓷矿,开采于飞天燕山,从原来公社管理转收归国有,由陶瓷公司管辖,并由国家投资进行建设。建成后的瓷矿山,在开采、加工和运输等方面,都是机械化,既能提高质量,更重要是能有计划地进行开采和合理使用,不致糟蹋和浪费国家资源。 

  随着生产的发展,对于机械、电力和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潮安陶瓷工业也相应地建立起自己的电力厂、陶瓷机械厂和汽车运输队。这些厂 (队)建立以后,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扩大。陶瓷公司系统从初期一台 18 马力的发电机组到安装容量已达1605 马力;机械厂发展到已经具有铸、锻、冲、削、车、刨、铣、镗、锯、钻、焊等金属加工手段和设备,能够成批生产陶瓷工业所用的专业设备。如球磨机、粉碎机、辘轳机、滚压成型机、吸铁机、减速器、链式干燥机……等。电力厂和机械厂等服务性部门的建立,对于促进陶瓷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起了极大的作用。潮安陶瓷公司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 

  第三章陶瓷生产的技术改造 

  1、陶瓷坯料和釉料加工制备的改造 

  潮安陶瓷生产所用的坯料、釉料的加工制造,1965年前采用传统的旧方法。坯料是使用单一原料制成,称为单土成瓷。釉料是采用谷糠,蚶壳及飞天燕瓷矿的淘洗泥浆作原料。 

  1960年,华侨瓷厂购进了两台真空练泥机,代替了传统观念脚踏、手搓的练泥方法,克服了手工练泥时,产品经常出现的气泡缺陷。1962年后,又购进4台球磨机、2 台雷蒙机,以后,原料加工的机械设备逐步增多,由于1964年陶瓷研究所研究成功适应于龙窑烧成的8#长石釉和1965 年研究所与华侨瓷厂合作,研究成功提高飞天燕瓷矿利用率的42# 细瓷坯泥,两个项目都在1965年在全系统各厂推广使用,而各厂都没有原料加工设备,故由华侨瓷厂加工成瓷泥后供给各厂。从此,各厂所用的坯釉都不需自己加工,华侨瓷厂也就逐渐发展成为原料厂兼瓷厂。 

  2、成型和干燥设备的改造和革新 

  潮安陶瓷工业传统的成型方法是手拉坯,使用的设备是专门一人用脚蹬使之转动的柴车。1956年在柴车上安装了滚珠轴承,使蹬动时省力,这可算是成型设备的第一步革新。1958年大跃进年代把三只柴车用自行车链条联合起来,由一个人坐着像踏自行车一样踏动,这比一个蹬动一只柴车又进了一步。同年,潮安陶瓷工业开始使用辘轳机旋坯成型和注浆成型。1965年,辘轳机得到全面的应用,手拉坯成型基本上在生产中被淘汰。同年,半自动双刀辘轳机和压力注浆也开始出现了,这又在单刀辘轳机和一般的注浆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1971年,瓷四厂通过学习外地经验,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自制一条修坯、上内外釉、刮脚和验坯的流水作业线,并且很快在全系统各厂推广使用。 

  潮安陶瓷工业半成品的干燥,一直沿用传统的自然干燥。成型后的坯体用人工一板一板地搬到厂房外太阳晒干。1963年,由国家投资给瓷一厂、瓷四厂及华侨瓷厂建设干燥房,瓷一厂和瓷四厂的干燥房是用外设炉子烧煤或柴供热的,华侨瓷厂则用蒸汽作热源。这三间厂干燥房的建成,就在潮安陶瓷公司系统出现了人工干燥房,开始改变干燥靠太阳的被动局面。至1967年,全系统都实现了人工干燥。 

  1972年,瓷三厂用土办法自力更生建成一条烧煤供热的链式干燥机,1973年瓷四厂、东风瓷厂、1974年瓷一厂、 

  1975 年瓷七厂,1976 年瓷三厂和瓷六厂,都建成了链式干燥机。而且这些链式干燥机都进一步改变了供热方式,绝大多数都使用了隧道窑的余热。瓷六厂首创使用龙窑余热。除了东风瓷厂是使用蒸汽作热源要消耗煤外,其余的都达到干燥不用煤的目的。 

  3、窑炉、匣钵的改革 

  潮安陶瓷工业传统的烧成设备是龙窑。由于传统的龙窑存在缺点,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大跃进年代,曾先后把高陂窑、清远窑和饶平的平坡龙窑移植到枫溪来,虽然这些试验都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由于烧成的习惯不同,这些外来的龙窑没有得到推广,不久也被拆除了。1958年,华侨瓷厂首先建成一座60立方米的倒焰窑。自此以后,例焰窑不断增加。1969 年全系统已有11座 (除1座为60立方米外,其余全为100立方米),即东风瓷厂5座,瓷二厂3座,瓷三厂3座。倒焰窑在工艺上比龙窑优越得多。 

  1966年第四季度,由国家投资20万元,给瓷一厂建隧道窑。这条 51米的煤烧隧道窑在1967 年建成投产,这是公司系统的第一条隧道窑。1977年下半年东风瓷厂的 60 米油烧隧道窑投产。在隧道窑的数目逐渐增多的同时,陶瓷公司系统的龙窑和倒焰窑的数目却相应的逐渐减少,到1976年,龙窑只存24条,实际生产的倒焰窑只存5座。 

  倒焰窑及隧道窑的出现,也是燃料改革的开始。很明显,龙窑的燃料是柴草,而倒焰窑及隧道窑的燃料却是煤炭和油。倒焰窑和隧道窑所用的煤炭是烟煤,它主要产于北方。由于国家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煤量迅猛增加,南方的烟煤供应较为紧张,陶瓷公司系统的隧道窑处于半停产状态。为了响应毛主席“迅速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1970年,公司党委作出决定,在瓷四厂进行隧道窑用白煤烧成的试验。1975年初,瓷三厂首先将其煤烧隧道窑改为油烧,经过近一个月的试烧,证明了烧成的产品、其白度、透明度、光亮度等方面都超过了煤烧隧道窑和倒焰窑烧成的产品,而且操作方便,节约劳动力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不久,瓷七厂的隧道窑也改为烧油。潮安陶瓷工业的燃料从此又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向烧油发展。 

  1966年以前,潮安陶瓷公司系统除了彩瓷厂有彩烤外,其余各厂都没有彩烤。而彩瓷厂彩烤的产品,也是以美术陈设瓷和玩具瓷为主。它的烤花设备是烧松柴片的歇间式锦窑,每座锦窑的工作容积也超不过直径1.5×1.5立方米,产量很低但燃料消耗却很大。烧煤的滚珠铁箱运载式烤花隧道窑,首先是瓷四厂在1966 年建成投产,次年东风瓷厂,以后瓷一厂、瓷五厂和彩瓷厂也相继建成投产。彩瓷厂的间歇式电热烤花窑在1976年完全淘汰。 

  4、装饰方法的改进 

  潮安陶瓷产品的传统的装饰方法是大窑釉下装饰,有粗手彩的花鸟、蓝山水和手画的蓝图案边、子母线边。还有单色的釉下贴花,如蓝鹤、绿花卉等,工艺较粗。经过双革双新运动,出现了刷花 (如蓝图案花边、蓝鹤等)使花纹图案统一,质量提高,工效也提高。细瓷出现后,特别是1966年烤花隧道窑建成投产后,普遍采用了釉上贴花。由于釉上颜料的品种繁多,贴花纸的花纹图案颜色也就五色缤纷,使瓷器的装饰更加艳丽。特别是高级细瓷,其装饰向更高级的艺术发展,有精细的釉上彩绘和釉下彩绘,还有腐蚀金等,使高级细瓷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1976年,瓷三厂接受省委一大批92头飞燕餐具,准备作国庆宴会之用。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力少,存在很大的困难,瓷三厂试制组敢想敢干,克服了重重困难,积极地进行把手彩绘改为贴花的试验。他们用土办法,自己制设备工具,自己制版,终于成功地制出了釉下贴花纸,从而胜利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任务。从此,飞燕餐具的釉下装饰从手彩绘发展到贴花。 

  装饰土是潮安陶瓷独具一格的一种装饰方法。1962年由陶瓷研究所试验成功。装饰土的色泽比一般的颜色釉稳定,表现为颜色柔和、美观大方。主要有红、黄、蓝、绿、青、灰等8个色种近20个色调,应用范围广泛。1972年,化工厂无铅釉上颜料的试制成功,给装饰颜料向更高的卫生标准发展作出了贡献。1976年,研究所试制成功的釉上堆花及稀土元素在高温釉下颜料中的应用,给陶瓷装饰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 

  5、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改造 

  潮安陶瓷工业原料制备的传统方法,其全过程都是湿式作业,(瓷矿粉加工过程要洒水加湿,含水10%左右)基本没有带来粉尘的危害。1965年转入细瓷生产后,实行了干修坯,上级有关部门和陶瓷公司非常重视职工的身体健康,很快就采取了积极的防尘措施。1966年,各厂在每台修坯车上都安装了吸尘罩。同年,省职业病防治院在瓷一厂首创全省第一台省料效率高的66-1型冲击式水力除尘器,并在全系统全面推广。 

  隧道窑车间,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相当完善,在炉前操作区设有喷雾和吹风降温的设备;在出车和拆卸产品处有直流风机吹风降温。司炉工休息处也有电风扇吹风降温。其他窑型操作地方都普遍设有风机降温,在靠近链式干燥机处进行生产的工序,如成型、脱模、修坯等,其操作的地方都设有电风扇,工人的劳动条件比以前大大的改善了。 

  1965年以前,潮安陶瓷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匣缽及废石膏,都是随处任意倒弃,造成环境杂乱无章,也使瓷区的地面逐年增高。马路高于居民住宅地面,居民屋内四季处于潮湿状态,这就是以前陶瓷工业的废料乱弃而造成的。提高飞天燕利用率的研究成功, 使瓷矿的利用率由原来的 30~35%提高到65~100%,没有产生或者是大大减少废渣的产生。尽管还有一些废渣,但也不会乱弃乱丢,白白浪费了。现在浆沙的用途是:①作为制造龙窑的土坯砖的瘠性料;②代替修筑公路和养路时铺路面的河沙。废匣缽的用途更广,首先是本厂把它加工,作为匣缽料中的熟料。其次是作为耐火材料和耐酸容器 (如耐酸坛、电解槽等)的熟料。最后是作建筑材料,以代替石子。 

  第四章 陶瓷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出口交流 

  1、传统陶瓷的恢复和发展 

  潮安陶瓷的传统产品,主要是表现在艺术瓷 (包括颜色釉)方面,特别是通花瓷,瓷花及雕塑,是潮安瓷艺的代表。 

  潮安枫溪的通花瓷,是一种精巧玲珑、格调新颖,华丽雅致的陶瓷工艺品。1965年的双革双新运动以后,经过革命对生产的推动,艺人的不断创新,使枫溪通花瓷有了很大的发展,瓷质由带黄的普通瓷变为洁白晶莹的细瓷;镂空图案由粗糙变为精工细雕。品种规格有更大的变化,至1978年有小至10多厘米高的袖珍小品,也有大至1.5米高的巨型通花瓶;有双层的又有单层的,有单纯镂空的,也有浮雕和寄贴主体花鸟的。 

  瓷花是完全靠手工捏成的。主要品种有各种菊花和梅花。其中菊花和梅花的花瓣花蕊做得尤其精致细微,梅花瓣薄得透明,以致使人怀疑这不是用瓷泥捏成,而是用纸做的。也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就使这种瓷艺具有细、薄、脆、弱等特点。必定要进行特殊的包装及特殊的运输(一般是专人携带、空运)。因此,除了特殊的需要而制造外,一般情况不生产的,这就阻碍瓷花这一艺术的发展。艺人们在发展通花瓷的过程中,为了把通花瓷的艺术推向更高的水平,就把瓷花这种艺术与通花瓷相结合,把作为装饰的瓷花的保护装置。这一创造既使通花瓷向更高级的造型和更高级的装饰发展,也使瓷花技艺在正常生产中都能大量地施展和应用。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