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六棱投箭瓶
有人说,青瓷是中国继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后对人类文明的第五大贡献。瓷器是如此的重要,外国人干脆用瓷器(china)来称呼中国(China)。深圳民营企业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创办了世界最大的青瓷专业博物馆。私人财产变成了社会财富,个人的爱好变成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深圳有一家名叫玺宝楼青瓷博物馆的专业博物馆,虽然是家民营博物馆,但是收集的青瓷数量多,成系统,不断代,比古代青瓷最大产地的浙江博物馆数量还要多,比国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也多,因此称得上中国第一,而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因此有人说它是“世界最牛的青瓷博物馆”。
1
路甬祥参观大感惊奇
2007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深圳出差。他听说深圳有这样一家博物馆,就要求安排参观。来到罗湖区宝安中路上,距离全市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北面200米的地方,有一栋小楼,很普通,不起眼。进楼上到二楼,才看到博物馆的大门,两开的红色门扇,金色的狮头门环,飞檐雕饰,古香古色。进入馆内,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宽敞的展览大厅,明净的橱窗内,柔和的灯光下,摆满了一件件稀世展品。商朝以前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只有陶器而没有瓷器。商代时不知是哪个能工巧匠突发奇想在陶罐上涂了一层釉,高温烧制,中国就有了最原始的瓷器。概括起来说,青瓷初创于商周,发展于两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落于元明。青瓷博物馆收藏了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青瓷珍品。不断代,成系列,按年代排列,历史脉络清晰。清朝以后,青瓷式微。青瓷好比是中国历史上一朵花期最长、花朵娇艳的鲜花,凋零后繁复的花瓣枝叶落地化作肥沃的土壤,里面长出了素彩、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釉里红、青花瓷等千姿百态的彩色瓷器。默默无声的青瓷用自己的身体告诉人们:她是瓷之根、瓷之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不会说话的青瓷,用一个个实物展品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史上文化没有中断的唯一文明古国,优秀的民族为人类文明宝库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
参观后,路甬祥大为惊奇。他没有想到,深圳这个历史上并没有以青瓷著名的地方,竟有人创办了一个藏品数量世界第一的博物馆;更没想到创办人是一位民营企业家,馆长吴克顺尽一生精力,用全部财产,创办起这个令人震撼的青瓷博物馆。他拿起博物馆的简介,看到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带您走进古老艺术殿堂,共同追忆华夏文明历史。小学生的心灵从这里启迪,中学生的眼界从这里打开,大学生的奋发从这里开始。”他微笑着点头称是。路甬祥回到北京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提笔给许宗衡市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参观青瓷博物馆“感到十分震惊。此民间博物馆实为国内和国际青瓷收集之最,收存十分系统,而且包含大量国宝级精品,文化价值无限。建议深圳市给予进一步重视,保护和展出,也是深圳一大文化亮点……”
2
收藏爱好变成了事业追求
吴克顺是甘肃景泰人。1971年入伍,1981年随部队调入深圳参加特区建设。1983年转成为深圳人。1986年,他任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工程技术部经理。为建设游览景区里的“小人国”,3年间他跑了国内外100多个风景名胜区考察;也参观了全国的陶瓷厂,深入了解陶瓷的烧制过程,随着对青瓷的了解,他开始对青瓷收藏有了兴趣。
吴克顺真正下决心开始收藏古瓷器是在1987年。是年9月,由冯克铭等瓷器专家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陶瓷史》。该书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100多个窑址情况写得非常详细;对每个窑口的形状、各种瓷器的形体、烧制温度、化学成分等,交代得清清楚楚。此书出版前,英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人说瓷器最早是由他们国家发明的。有一次,吴克顺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一个英国古瓷专家对“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历史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但是并没有见到多少实物。“实际上你们中国的瓷器要到我们大英博物馆来鉴定。”英国人的话刺痛了吴克顺。他下决心将收藏方向定为青瓷。他说:“这几年的经历使我认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青瓷。青瓷源于中华,始于商代,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瓷器,是瓷器之根。”他说:“要办青瓷博物馆给外国人看。一定要圆这个梦,这是个民族的梦。”
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在青瓷收藏和保管方面有了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与陶瓷界许多专家建立了良好关系。1996年,吴克顺开始筹办青瓷博物馆。他向几位专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来深圳帮助整理藏品。其中有朱伯谦(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浙江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丽琼(号称中国文博考古四大女强之一、重庆博物馆研究员)、赵青云(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等。正在创业的吴克顺没有能力高标准接待,只好把专家们安排在博物馆上面的职工宿舍里。没有一个人提出报酬问题,心存感激的吴克顺只是给每人每月给点生活补贴费。但是专家们毫无怨言,兴致勃勃地投入工作,为藏品作鉴定,写说明,建立档案,在深圳足足工作了一年多。整个工作完成后,吴克顺又请汪庆正(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国家古陶瓷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来到深圳,将展品、资料全部审核一遍,在所有的鉴定文书上签字负责。吴克顺谈到这些往事十分感动:“学者们太可爱了。他们是这个行业里的顶级专家,外国人花大价钱请不动他们……他们之所以愿意来深圳帮忙,是为了实现一代人的追求,完成一个民族的心愿。”
3
收集古瓷的酸甜苦辣
吴克顺收藏第一件瓷器是在1985年,他出差到山东淄博。中午,两个同事约伴出门到农民集市上逛逛。在地摊上,眼尖的吴克顺看到一个汉代越窑的瓷器,他出价300元买了下来。他的青瓷收藏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吴克顺不总是这样好运。由于知识不够,眼光不精,开始一段时间里他收到了一些假货、赝品,价格高达300万元。“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使我真正认识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风险。这是我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候。当时,我几乎绝望,一段时间一直考虑一个问题:是干下去,还是就此打住,洗手不干?最后还是决定咬牙坚持下去。
最成功的一次收购
“青瓷鼎盛于唐宋。”青瓷以宋朝官窑的瓷器最为名贵。在青瓷博物馆里,有9件宋瓷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安排的空间也最大。汪庆正在评价青瓷博物馆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宋代修内司官窑的瓷器是珍稀瑰宝,有一件就了不起,玺宝楼竟然有9件。”其中有一件南宋官窑的六棱形投箭瓶,釉色佳美不可思议,色润如碧玉,光冷像冰凌。几乎每次去博物馆参观,吴馆长都会介绍这件瓷器。这个绝品是1999年收来的。当时吴克顺听说杭州一个藏家手中有一个南宋官窑的瓷瓶想出手,已有日本人、台湾人参加竞购。吴克顺第一时间赶到了杭州,看了这个投箭瓶,一时不能判断其价值。留下几万元定金,吴克顺将古瓷带到宾馆,请来几位专家鉴定。专家们发表了看法:首先,这个瓷瓶是干什么用的呢?宋朝的文人们喜欢游乐享受。春游饮酒时,将此瓶置于大树下的草地上,人站在五六米外,手持箭杆投掷,以投中多寡为赢,或吟诗作对,或饮酒取乐,极为风流潇洒。其次,瓷瓶质量怎么样呢?几位专家意见一致:“极为完整,毫无损伤,造型优美。最可贵的是釉色玉洁冰清,为稀世珍宝!”(后来这件古瓷又请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耿宝昌鉴定,他的评语是:“世界罕见之珍品”。)
古瓷是罕见宝物,藏家开价也高:160万元。日本人和台湾人已经接受了这个报价。吴克顺出不起这个价格,但是他决心将这件宝贝买下来。艰苦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开始了。吴克顺请藏家到酒楼吃饭,不断地磨来磨去,藏家的态度开始松动。在这个关键时刻,杭州的一些专家助了吴克顺一臂之力。他们带话给藏家:“这件藏品属于国家限制出口文物,作为有良心中国人,应该将其留在国内,不要卖到国外……”吴克顺也动之以情:“我是一家民营博物馆馆长,虽然没有力量出最高的价格收购。但是,这件藏品放在我的博物馆,可以让更多的国人参观这件宝物,而且你的子孙也可以随时看到这件传家之宝。”吴克顺的真情终于打动了藏家,最后同意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青瓷博物馆。这件珍品现在是青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最心痛的收购
2001年在河南一个地方修高速公路时,露出了一个瓷腰鼓。当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吴克顺后,他火速赶到了当地。看到两个茬口很新的碎片后,吴克顺傻眼了。他忙问怎么回事?原来,发现这个花鼓时在场有13个农民。谁也没有想到要把这件文物交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而是决定藏起找机会卖掉分钱。但是在“由谁保管”的问题上相持不下。最后一个精明的人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办法:砸碎花鼓,分瓷片!一个一米多长、小盆口般粗的古瓷花鼓被砸成了40多块瓷片,13个农民有的分了一大片,有的分了几小片。后来吴克顺搞清楚,这是一件唐代的花瓣釉青瓷腰鼓,鼓身上有漂亮的花瓣,两头粗中间细,两头蒙上羊皮,可以敲响,用来伴舞。这样稀罕的瓷鼓只能是皇宫的用品。这样一个稀世罕见的珍品,就被这帮贪婪愚昧的农民打碎了。吴克顺欲哭无泪,赶紧开始抢救性收购。这个农民手里有两片较小的碎片,讨价还价后八千元成交。然后在这位老兄的带领下一个一个找到其他人,将他们的瓷片全部买下,共花去11万元。可惜的是最后一位农民外出打工不知去向,他手里的碎片没能收到。吴克顺回来后,将碎片对好、黏合,恢复了腰鼓的原貌,不足部分用石灰灰浆补齐。现在我们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这件腰鼓,可惜不是原来的优美形状,有几块地方是白色的石灰,看着令人心酸。
时间最长的收购
展馆中还有一套9件的金属餐具,吴克顺用了4年时间才将其收购全。1993年,吴克顺听说自己的景泰家乡有一位清朝时名叫岳登龙的将军,据说是岳飞27代后裔。岳将军的孙子已80多岁,要将家传的一套金属餐具卖掉。说起这套餐具来历不简单。岳登龙将军小时候调皮,到少林寺学武后投军,当年是镇守凉州(今武威)的一名将军。有一次他带伤上阵,立下大功。战功报到皇宫,慈禧大悦,在大红锦缎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连同自己使用的一套餐具作为奖品,派快马送到兰州,奖给了岳登龙。
吴克顺听到这件事,马上回家乡找到了这位老乡。请他拿出餐具瞧瞧。这是一套合金餐具,说是9件。但是让人失望的是,主人手里只有少半,多数被几个声称要买的人拿去看货,肉包子打狗一去无还,好多年了。吴克顺让他讨要回来再谈买卖,老人家可怜巴巴地说,这几个人分在几个省里,他没有路费去讨货,估计也要不回来,还是请吴克顺想想办法。碰到这种事,吴克顺哭笑不得,但是他觉着这是很珍贵的文物,放手又心不甘,只好亲自出马帮助主人去讨货。此后,吴克顺花了4年时间,跑了新疆、青海、陕西和甘肃的一些地方,找到了拿走这些餐具的人。讨要餐具时不可能白要回来,这些人是不会给的。吴克顺只好说代表岳家感谢他们保管了这些年,付给他们一笔“管理费”后才把餐具一个个收回来。当9件餐具收全后,吴克顺才感觉自己4年的努力和辛苦是多么值!眼前的这一套9件餐具,有1个大鼎、4个中鼎、4个小鼎。每件造型、鼎的耳朵、盖上的钮各不相同,鼎身上刻有不同的花纹、小篆文字等,十分精美。9件收齐,文物价值难以估量。吴克顺将这套餐具整齐地摆放在展厅突出的位置,独特的餐具和餐具背后的故事吸引了很多参观者。
将流失的文物购回来
随着吴克顺在文物古玩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他这一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灵通。内地的很多文物是通过深圳口岸走私到香港去的。有时候一些文物到了深圳后一时出不去,就会有人将消息告诉吴克顺。自觉对保护祖国文物肩负责任的他,就会找当事人做工作将文物留在国内,或者干脆自己收购。这方面的故事很多。而且后来他还经常去香港港岛上环的摩■街等文物古玩街溜达,发现有比较好的文物收购回来。
4
有了青瓷博物馆
外国人就牛不起来了
1998年11月14日,文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圳第一个私营博物馆、全国最大的青瓷专项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正式开馆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新加坡国际博物馆等30多家单位先后致电祝贺。国内外的专家一致认为,玺宝楼的规模、质量、观赏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一流的。朱伯谦同意兼任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名誉馆长。
听说中国深圳开办了青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些不相信,特地派来两个人探虚实。不久,又正式派来5个人(4名洋人专家和1位华人翻译)来青瓷博物馆参观考察。这次看得很仔细,问得很详细。看过以后感觉不简单,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办起来这样专业的博物馆。”最后评价说:“看了这样规模巨大、展品全面,形成系统的专业博物馆后,看来陶瓷确实是中国发明的。”为青瓷博物馆建馆时做出过很大贡献的陈丽琼女士说:“从今以后瓷器要拿到中国来鉴定了,青瓷博物馆的建立为此打下了基础”。香港青花瓷大王戈世科评价说:“青瓷博物馆规模很大,展品精美,是中国人的骄傲。吴先生非常了不起。”
现在,青瓷博物馆已经开馆10年了。10年间,参观人数达到近10万人次。政府给青瓷博物馆挂牌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许多领导、名人和国外的朋友都来博物馆参观过。北京国家歌剧院的法国设计师安德鲁来深圳时特意到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里的藏品喜欢得不得了,最后买了一个玉佩作为留念。今年3月,李铁映来到青瓷博物馆参观。看完展品后说“感到非常震撼”,欣然提笔写下了“精美绝伦”的题词。他评价说:“到全国许多地方看过博物馆,没有看到过收集了这么全的青瓷,深受感动。吴先生把收藏当成了事业,是一位思想品德高尚的企业家。”
吴克顺办青瓷博物馆,实际上把个人的收藏变成了国家文物部门管理下的文物管理单位,把私有的财产变成了社会的财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能在深圳这块热土上发达,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本事,是因为遇到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人不能忘本。我个人的藏品,说到底属于国家和人民。我办私人博物馆,就是要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尽炎黄子孙的一点责任。”从吴克顺成功创办青瓷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人的私人爱好可以变成创意的来源,只要这个爱好是真正从心底里产生的,没有太多的功利性;而社会责任也可以成为激发创意的一种动力,一个富有民族文化责任感的人总会能想得到如何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