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痴迷收藏,收的陶瓷频频被国内顶级专家认可,却不曾用来换过一分钱。昨日,醉心陶瓷的武汉藏家林钢表示,不卖,但可以捐。适当的时候,可将一些藏品捐给文物部门。
上个月,他的一只小花瓶又被故宫博物院专家断代为唐宋时期。当场,有买家出资50万元求购。林钢婉拒,“不售一瓶一罐”的收藏原则在他这里延续。
20世纪80年代末,林钢开始玩翡翠。他先买来经典书籍,然后天天逛香港路文物市场逛,按图索骥,不想这样竟收到不少的好东西。
1991年,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栾秉璈来汉,他拿4只镯子去鉴定,结果都是A货,他花百十元淘来的,价值大多在2000元以上,这让他自信心陡升。
当时,收藏界有此一说:想玩就玩陶瓷,要玩就玩官窑。
于是,想要挑战自己的林钢买来陶瓷书,复制以前的做法,开始专门收官窑瓷器。
写有“大清乾隆”或“大清康熙”等字样的瓶子,他碰到就花钱买进,一买好几件,一次就是万把块。而他的月收入也只有千元左右。
1993年,林钢家里已摆满了上百件瓷器。他自以为收获颇丰,就请武汉一位陶瓷专家来看。专家在他家里转了一圈,根本不拿瓶子上手,直接对他说,全是仿品。
直到现在,他还认为,那一次的打击很大,他一度绝了玩瓷的念头。专家走后,他依然气难消,把一个瓶子摔得粉碎。
不过,冷静下来的他梳理了自己的收藏之路,觉得应抛弃按图索骥的玩法。
他开始到古玩行找老板学习。那些人大多在瓷器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有的甚至是瓷器产地的人。不但识货,连造假的技术也十分了解。
在他们那里,林钢知道了瓷器鉴定不能仅靠款识,器型、胎釉和画工也都是判断的重要依据。
他一边和这些人逛商店市场练眼力,一边收集更重要的书来读,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十年。
2003年,故宫博物院专家的一次网上鉴定,他的小瓶子初次得到肯定,也给了他玩瓷器的信心。这时候,和他一批玩瓷器的藏家,大半都被淘汰了,退出了收藏界。
说到自己陶瓷收藏史,林钢认为应该是从玩翡翠开始。“好的瓷器要有玉石内敛柔和的‘宝光’,而不是玻璃刺眼的‘躁光’。现在看来,玩翡翠对鉴赏陶瓷的光泽非常有帮助,算是玩瓷的前期准备。”
不过,陶瓷比玉器复杂百倍,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弄个明白。所以,林钢暗自给自己做了个箍,“不为钱售瓷,只为文化而收藏”。
如今,他收来的瓷器有数百件,仿品有,真品也不少。不管是真是仿,他都小心伺候着,“真与仿都是文化的折射,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研究中国的文化、艺术、生产工艺等方面,收藏的意义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