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这个时候,“择校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大量“家底”集中准备,各类关系全面启动,学生、家长、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出现“集体兴奋”。前不久的两则新闻更体现了这样的状态。
《北京晚报》的记者从一所知名小学教务处负责人那得知:为了“跨片”选择好学校,每年来报名的学生中,不合条件的“假户籍”在40%至50%左右。甚至有的家长在接受学校入户调查时,竟然找不到自己住在哪间房里。攀亲戚、买假房本等种种手法齐上阵。而一位深谙此道的人士说,有的关系户会把手里多余的名额转给别人,几经辗转,有可能收取高额“中介费”。
另一则是,北京的学生家长王女士刚刚把户口从石景山区转到了教育资源更好的西城区,为的是能够通过就近入学政策,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众多迁入的家庭抬高了重点中学周边的房价,王女士的一位朋友更是不惜暂时离婚,把孩子的户籍从他父亲的户口所在区转移到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超过了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25.2%。
前不久读到一篇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状的调研(《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作者调研了2006年至2007年一市9所小学和初中的择校情况。
被调查的九所学校均存在择校生,且择校生比例初中高于小学,重点学校高于普通学校,同时普通中小学择校生占有相当的比例。择校也是家长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一般有报名、笔试、面试等阶段。
孩子成绩、家长人情关系网和择校费多少则是影响择校行为的几个关键。
虽然法律规定就近入学、严禁择校,但被调研城市近年来“择校潮”更趋普遍化、规模化、公开化,择校费等级差距递增且数额一路攀升,少则1万,多则10万余元。根据另外一项调查,一市近800所中学中有200多所靠招收择校生增加学校收入。
这份调研显示,分数不够的话,“票子”和“面子”就可能派上了大用场。一些学校现在是一次性交清择校费,且无收据、发票。学校入学门槛更是形态多样并逐级升高,不仅考学生,也考家长——和家长交谈,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对学生的考试,如数学不但超出大纲范围,有的还延伸至“奥数”中的难题、偏题和怪题。
我认为,这样严重的择校问题不仅说明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执行不力,更是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优质教育供需矛盾突出的体现。
“择校风”进一步加剧了各类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重点校要资金有资金,要设备有设备,要师资有师资,而薄弱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可能越变越差,生源锐减。
按理说,义务教育是一种纯公共产品,而纯公共产品一般是不宜进入市场的。从政治角度看,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而基本人权(如生存权、选举权等等)是不能进行买卖的。否则,从制度上就无公正可言。并且,《义务教育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从现实的角度讲,择校热使升学制度由原来的“分高者上”变成变数很大的“综合考量”,其中包括分数,更包括家庭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另外,择校热还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也易于引发教育腐败。
择校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多次要求下决心解决中小学择校的问题。并且提出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择校问题的关键。
我个人认为,解决择校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应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校带弱校、弱校作为强校的分校,优化教育资源。政府要把人力、物力、财力向薄弱校倾斜,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应确定校园建设国家标准,严格控制超标准建设。
其次,应实行校长和教师的轮校制度,保证各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日本和韩国现行的平等教育制度很值得学习。日本平等教育就是任何一个受教育者,包括残疾儿童,在任何一所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权利是相同或相等的。教师和校长由政府机构进行轮换调整,保证了各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一般3至5年内,各校间进行师资轮换调整。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轮换将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无法形成一个学校稳定的教育水平和风气。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不是所有老师都一起流动,也不是跨越很大地区的流动,比如规定校长可以带几位老师每四年在本区域内的城市和乡村学校间流动。辽宁省也从2003年开始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在14个市均安排一个城区作为试点。
再次,改变目前各学校间教师工资差别过大的现状,对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进行控制,打击名校滥发奖金的现象,同时大力提高薄弱校教师的收入水平,这会减少薄弱校教师的流失。对于择校费的大部分,应该用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严格审计,不允许用于发教师奖金等。
第四,改革评价制度。高考升学率就是指挥棒,是中学评价的最重要指标,现在也仍然是社会的基本评价尺度。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由数量转为质量,由注重教育条件转向注重教育结果。未来的中学评价应当引入“附加值评价”,将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同毕业时的状况作比较,考核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情况,形成平等条件下开展合理竞争的良好局面。
第五,提高全社会的教育素养,不要强化“上好的小学——进好的中学——读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观念,而是告诉大家条条大路通罗马。让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关键是选择最符合自己个性的学校与职业。当然,从更加深刻的背景来看,还需要改变我们的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为每一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择校问题才会得到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