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帮“童庆社”,每20年在装小器的“开禁”之后,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迎奉本行师祖“广利窑神”的“迎神”活动。迎神时,要到师祖老家童街风火神童宾的出生地,去请画师绘制的两面飞虎大旗,并大摆筵席款待师祖的后代。
据说,每届“迎神”,窑帮和其他各行各业和居民,都把它当作大节目、大喜事来办,平时不舍得花钱的,这时也乐于用钱,人们对“瓷业兴,百业兴”有着浓厚的信念。有的老人介绍他们在1933年目睹的一次“迎神”盛况:
光扮有戏文的抬角,就有一百多架,还有几十条用纺绸制的长龙。一伙一伙的舞狮子、打蚌壳、踩高跷、扮地戏的,使人目不霞接。
扮抬角戏文的小儿女,除了浑身是全新的各色绸缎并刺绣的小戏袍外,还戴着珠冠霞帔,金头箍、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个个都在羊富争艳,令人如身入宝山,目迷五色之中。据大略估计,仅这些手饰,就不少于三、四十斤黄斤。
针匙行业扎的一架吹箫引凤的抬角,更是别开生面,他们用一支一支的针匙摆成凤凰的羽毛,看起来栩栩如生,给人的印象很深。
游行的长队,首尾有五华里之多。前导开路的是标有“风火仙师”字的一对大灯笼,接着是从窑神老家接来的两面飞虎旗。以前各届还有几对土铳呜放(铳硝由师祖老家赠送),军乐队、批事牌(肃静回避)、金瓜月斧等等紧跟其后。舞龙舞狮者依次而来。紧接着是香亭宝鼎,鼓乐笙箫,引祖师座轿。一批批捧香背烛、骑马、坐轿的信士弟子跟在轿后,最末才是四人扛着的大鼓,铜锣殿后。
沿途一片锣鼓声,爆竹声,喧嚣杂沓,响彻云霄。看热闹的人更是人山人海,其中有不少是闻讯远道坐船、骑马来的、也有的是在镇亲友家信或专程派人去接来观光的。几乎迎神盛地的前几天,家家都住有客人。
有的人对这次迎神费用作了粗略的估计,按当时每家窑户平均花费2、3百块银元算,100多家窑户和成千户“坯户”,当在5、6万块银元左右,折合当时大米约为1万2千多担左右。景德镇昔日有日耗“千猪万米”码头的称号,平时似乎过份夸张,但在神赛会中,却是恰如其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