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货无论对厂商而言实质都是逐利,人际关系网是抢货现象的幕后推手。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至今,佛山关闭的中小型企业就达80 多家,转产、迁移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关、转、迁后都会有大量的存货需要处理,由此出现了一些商家专门抢购这些企业存货的现象,业内称为“抢货”。抢货现象自何时开始?抢货的商家是哪些人?其幕后交易环节是怎样的?这些货最后流向什么市场?对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成为目前业内人士热议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接触、采访了抢货的买家,为读者一一揭开抢货的神秘面纱。
付人杰是福建人,2004年到佛山发展,曾与佛山当地人合伙开过一家私抛厂。后来私抛厂关闭,付人杰转为做陶瓷产品销售,并开了一间陶瓷销售公司,专门代理销售陶瓷企业的产品。
付人杰原先在佛山华夏陶瓷城租了几个相连的门面,用于陈列产品、洽谈业务。随着业务逐渐扩大,与供货企业和采购商建立了比较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后,付人杰放弃了店面经营,改为租仓库经营。
“实际上产品很少会库存,接到商家要求采购的产品后,我们会立即在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中寻找产品,找到产品并与双方分别谈妥后,货物直接从企业发往商家。”
付人杰租赁的仓库很小,因为不会有大量货物库存。但是最近半年来,他却在四处寻找合适的仓库,因为他不时会从一些特殊的渠道购进数量较大的货。这些货一次性差不多会占去他手里八成的流动资金。“只要拖上半年销不出去,我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是什么货让付人杰舍得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冒风险呢?
关闭企业的存货是抢货货源
据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得到的相关数据,从去年年底至今,佛山关闭的中小企业达80多家,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有不少的产品库存,这些库存成为一些陶瓷经销商争相抢购的产品,业内称为“抢货”。
“抢货现象早就有,但是原先没有这么频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由于企业关闭比较多,所以抢货成为行业的关注点。”付人杰介绍,“之所以称‘抢’,是因为价钱便宜,大家都想要。”
据付人杰透露,关闭或即将关闭企业的存货大部分比较“烫手”,一般人是不敢进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产品很多都有难以分辨清的债权、债务关系,买下来很可能自找麻烦,甚至牵扯上官司。”
“在企业还没有传出关闭风声之前,老板往往提前处理了较好的存货。很多人都想拿到这些货。最终能拿到的人,一要消息灵通,二要与企业高层有一定关系。清理存货也是企业将关闭的前奏。”
“也有一些关闭企业的货背景清白,例如转产的企业、原先经营得不错,但因环保不过关被关闭的企业,这些企业少有债务,但是货也很难抢到。”
据付人杰透露,近期有一家叫“嘉××”的企业准备关闭,企业有不少好的存货,但是很难拿到,给付人杰提供信息的人只是该企业的3名高层之一,拥有企业的一部分股份,该企业老总是最大股东,已经将剩余的存货进行了处理权分配,将最大份额的存货低价卖给了自己的关系户。
据悉,进入破产法律程序后,关闭企业的存货一般都要进行拍卖处理。“拍卖存货与企业处理存货一样,价格都很低,但据说需要关系,我没有参与过。”付人杰说。
据了解,关闭企业存货处理的价格一般都只有厂家原来出厂价的一半以下。“十七、八块钱一块的砖只要七、八块钱就能拿到。”
“现场交易,拿钱提货,买下后就要拉走,企业将关闭,不提供仓库存放。”
据了解,这些被“抢”的货大部分是抛光砖,其次是瓷片、腰线等产品,很少有仿古砖。据悉是因为仿古砖不好卖,而且价格比抛光砖高不少,风险大。
正常生产的企业货也可以“抢”
据了解,除关闭企业的产品可以“抢”之外,仍在正常生产的企业的产品也可以“抢”。
“只要你想要,在沙岗陶瓷批发市场的店铺里都能拿到任何一家佛山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就是‘抢’来的。”
据另一个也经营抢货生意的商家介绍,正常生产的企业,即使是佛山一些知名的大品牌企业,也会有一些产品流到非该品牌代理商的手 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
“这些产品部分是企业长期积压的滞销货,部分是企业转产其它品类前的产品,有少量还可能是残次品。抢货的经销商之所以能拿到这些产品,是因为企业不会把这些产品销售给自己的经销商,一个原因是可能挤占正常的产品销售量;另一个原因是在自己的终端专卖店销售这些产品,无论是低廉的价格还是产品质量都会影响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
据透露,这样的货没有债务关系,价格有时甚至比关闭企业处理的产品价格更低,是抢货的买家热衷的产品,要抢到这些货难度更大。
“主要是人脉关系。跟企业相关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的关系好,就能获得抢货的信息。”一名抢货的商家透露。
热衷抢货的买家在佛山有不少,其中大部分开有店面,主要代理一些小企业,包括私抛厂的产品,同时兼做抢货生意,因此抢货的竞争也很激烈,人脉关系必不可少,同时要有大量流动资金,一旦有货“抢”就全力以赴。但是一般一个抢货的买家很难独自吃掉一个企业的库存,原因一是存货量普遍很大,存货价值往往达数十万到上百万,而企业一般不会分开卖产品,都要求买家一次性买下;二是购入的量太大,经营风险将大大增加,产品在手里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放置时间越长越不好卖,说 明市场不需要这种产品,握在手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看势头不对,不赚钱甚至赔钱也要赶紧处理掉。”一名抢货的买家如此说。
货物流向以工程为主
这么多的货最后都流向哪里了呢?
“主要是工程,而不是外界所说的低端产品市场。很少有下一级的经销商会进这么多货慢慢卖。这些经销商自己在当地有工程渠道,一旦接到工程单,就会与熟悉的上一级经销商联系产品,这时‘抢’到的货就很容易进入市场,因为价格便宜。”一名抢货的买家透露。
“我拿到的货大部分都卖到福建,那边有一些人脉关系,都是工程使用。”付人杰介绍。
这样大量的货,对当地的陶瓷市场会不会有影响,如果存在质量问题怎么办呢?
“对市场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毕竟渠道不一样。处理的货看似量大,其实放到市场上也不占太大的比例,正常渠道的货还是多很多。对佛山当地的企业有一些影响,主要是中小企业,尤其是私抛厂,我们代理的很多是私抛厂的产品,买进关闭企业的存货销售,肯定会影响到代理产品的销售,但这也只是在抢货的商家中才有影响,而涉足抢货的商家并不多,十个里没有一个。”一名抢货的商家说。
那其他商家又怎么看呢?
“与常规的产品相比量很小,影响不大。”记者在沙岗批发市场采访时听到商家对抢货的影响时显得毫不在意。
有一些行业人士担心这些货的售后服务问题。
“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接受采访的几个抢货买家众口一词。
“厂家不可能补货。下游商家也不会要求售后服务和质量。厂家和我们之间,我们和下游商家之间都是见钱拿货,不需要质量和服务保证,甚至都不需要购销证明。”
“一般除了色差之外,很少有质量问题。瓷砖是一种对人没有直接伤害的产品。”付人杰这样解释。
“抢货的生意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不是每天都有企业关闭。下一步,我正在寻找新的陶瓷营业厅,走常规的代理和销售模式,还准备利用资源尝试经销商团购。”付人杰最后说。
记者手记
陶瓷行业的抢货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销售、流通现象。在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型企业关闭,抢货现象集中显现。抢货对消化关闭企业的库存,减少企业损失,使这些企业顺利进入关闭的法律程序有益。按佛山全部中小型企业正常的产量占佛山陶瓷行业30%左右的量来看,进入抢货的产品总量并不大,销售渠道也集中在工程渠道,因此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商家的影响不大。但是产品没有售后服务、缺乏相关部门的正常监管、对司法程序的执行以及税收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这是需要引起行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