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而根据公布的数字,上半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显然大大高于GDP的增速。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万亿元,增长24.8%。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并没有调整政策的意思,"下阶段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在全球许多发达经济体微弱增长,甚至零增长、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7.1%的增长速度都嫌不够,银行还要拼命往外贷款?为什么我们可以不顾政策落实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放贷当成是拧水龙头?最主要的原因是必须"保八",因为如果GDP增长不能达到8%,就业乃至社会稳定就是个大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政府牺牲效率、公平来保一定的增长速度也是无奈之举,是可以理解的。
但企业微观经营就不是这样。企业的发展速度是可控的,没有人逼你一定要实现40%或者50%的发展速度。对速度毫无节制的追求并不是所谓竞争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掌舵人膨胀而失控的欲望。而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必然是一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扩张欲望——企业发展速度的"中庸之人"。
有一个例子值得一提。广东肇庆高要的大将军陶瓷03年12月份第一条瓷片线试产,04、05分别增1条,08年增3条长达348米的抛光砖线,今年再增4条线,其中3条抛光砖线,一条瓷片线。按照规划,明年再增2-3条线,其中两条仿古砖线,全部建成后企业总产值接近20个亿。7年时间从零到20个亿,发展速度不可小视,但大将军企业的掌舵人与笔者谈到"发展速度"的时候,依然有点"自责",觉得前几年发展时机比较好的时候自己比竞争对手慢了。听他分析:一是因为怕发展快了,管理跟不上。特别是如果在外地扩张,远程管理更是个大问题;二是企业经营尽量把财务成本降到最低,追求企业低资产负债率。不追求在资金运作上发挥到极致;三是自己小农经济思想可能严重,求安逸;四是比较珍惜"现在"的发展局面;四是因为自己以前是做销售的,没有做过工厂,这些年静下心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其实,正是因为在"速度"面前如履薄冰,小心求证,才可能有大将军陶瓷六年来的一个独特的传统——每天一早的"供货协调会"。因为瓷片总是供不应求,经常要在协调会上调剂供货量。"做瓷片,一个品牌月销2500万比较合适,网络的承载力、品牌的拉力能发挥到最优","四条窑盈利可能最好,五条窑可能赚钱不比四条多",大将军陶瓷掌控企业希望能找到产能规划的"黄金分割法"。去年九月份开始市场骤然转淡,大将军陶瓷新上的三条抛光砖生产线依然实现产销平衡,其也得益于这种理论。去年9月份,大将军推出仿古砖品牌梵香1860,没有选择直接建生产线,而是先通过贴牌进行试水,等用一两年时间将网络基本铺好后再选择建线,如此"慢"的目的是要确保产销平衡。大将军陶瓷的掌舵人特别关心行业产能是否过剩这个问题,但苦于目前行业没有机构能提供准确的一手数据,这使之在决策上少了一个重要参考。由此,他甚至提出了赞助行业协会搞全国产能普查的构想。
事实上,眼下全球制造业依然深陷危机之中,根本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在大将军陶瓷的决策者看来,陶瓷行业产能过剩既意味着必然的洗牌,也意味着微利时代的到来。产能大扩张是行业暴利时代繁荣时期的产物,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产能大扩张将成为历史。而在实践中,他们又并非一概地反对产能扩张(反对的是平行式的扩张),比如他们喜欢把生产线拉长(这样烧成区间长、产品韧性好、吸水率低、产量大),或者提高机械装备的自动化水平,来提高生产效益。而在供应链环节,因为现金流充裕,货款期短,信誉好,企业也因此能得到更稳定、便宜的供应。
现代保健医学提倡饮食"八分饱","暴食"的结果是慢性自杀。企业的运营也是这样,满负荷、超负荷运作的结果必然是经营失控。比如产销不平衡,销售压力大,就要经常性地促销,导致恶性的价格战。而在大将军陶瓷,因为产能扩张的节奏把握得好,销售压力不大,也就不用搞促销,商家的利益也就能得到保证。商家的回报稳定、合理,厂商一体化也就成为现实。大将军陶瓷三条抛光线建成后,产品线的拓展使其品牌权重增加,厂家遂要求商家建专卖店,商家权衡利弊后,都选择继续跟着有奔头的厂家走。反观那些厂商关系松散的企业一定是难以保证商家的合理回报。
回过头来看,大将军陶瓷如果明年真的做到20个亿,肯定算是行业中发展快的企业之一,但我们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将军陶瓷的"快"是以"慢"为基础的,她是因为"慢"所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