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实现升级转型成为众多陶瓷企业面临的挑战。位于淄博建陶工业园的淄博统一陶瓷有限公司,凭借一片面积不足700平方厘米的防静电瓷砖,创下了一年为我国节省10亿元的业界神话,也为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启示。
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
近年来,陶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统一陶瓷也曾举步维艰。如何才能使企业在陶瓷行业率先发展?该公司董事长袁国梁在认真思索之后认定:“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搞出别人没有而又堪称一流的顶级产品。”
2005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袁国梁了解到,静电产生的电磁波会干扰精密仪器的工作,甚至造成自动化设备的误动作;在医药行业会引尘引菌,还会引起医疗上的电颤事故,引起集成电路破坏等。
“我要让人体和机器产生的静电通过地砖导入大地,不向四周散发。”袁国梁下定决心。主意一定,他四处请教走访。
情况了解清楚后,2005年,袁国梁针对防静电功能粉体研制和防静电瓷砖制备工艺两大难题,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潜心研发。
历经2年多的时间,袁国梁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经过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头再来,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一种经过多次研磨、高温煅烧后,能保持原有特性的防静电功能粉体初步研制成功,这为防静电瓷砖的研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经过多次实验后,袁国梁不仅在生产线上解决了烧制后釉面针孔、龟裂、气泡等问题,还解决了“防静电复古生态砖”花色品种少的问题。就这样,袁国梁研制的“防静电复古生态砖”问世了。
2008年12月10日,来自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防静电产品质检中心等7个单位的防静电专家,对统一陶瓷公司自主研发的防静电瓷砖产品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一致认为,统一陶瓷有限公司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防静电陶瓷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解决了静电困扰难题。
2008年7月25日,统一陶瓷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几年来,统一陶瓷借助产学研结合走自主创新之路,3年内申报了8项专利。2008年年底,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龙土正式接受统一陶瓷有限公司的邀请,担任该公司科技顾问。
同时,统一陶瓷决心斥巨资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科技陶瓷实验室。去年12月19日,统一陶瓷有限公司与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实验基地和工程科研中心,联合开发新产品及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深造与培训。
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铺路
如今,统一陶瓷生产的防静电瓷砖已经铺进了中国航天城,铺进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控制装配中心,航天科技总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博纳电子等也纷纷订购并使用该产品。
6年来,袁国梁在实践中对陶瓷产业升级感悟颇深:“科技创新是陶瓷产业从以往的注重成本转变为提升价值、从大规模低成本增长向集约化高附加值发展的有力武器。”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国内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3000多家。“然而,多年大规模的粗放式生产,使不少企业在跟风模仿的逐利中逐渐丧失了科技创新的愿望与能力。”袁国梁谈到,在当前陶瓷产业整合的关键时刻,许多企业徘徊在“关、停、转”的边缘,更无心着力科技创新。一些企业因科技创新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而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更多企业则因资金、技术、人才的匮乏而无力进行科技创新与新产品研发,导致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生产效益低下。
与此同时,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却因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被束之高阁;一大批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因缺资金和项目,难以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在当前成本上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要通过市场淘汰一部分低端的企业,使产业供求关系维持平衡。”袁国梁认为,目前整个建筑陶瓷行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了,而很大一部分是低端的落后的生产线,企业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在市场上保持活力。例如统一陶瓷生产的“防静电陶瓷砖”可直接铺贴地面,省去了钢架结构。每安装1平方米防静电陶瓷砖就可以节省100-150元的钢材。按照统一陶瓷有限公司现有年产量计算,一年就可以为全国节约10亿多元。
目前,山东淄博已形成了出口陶瓷基地、高档宾馆用瓷基地、建筑陶瓷基地等6大基地。伴随着淄博建筑陶瓷产业的全面升级,统一陶瓷乘胜追击,研发出防静电瓷砖的二代产品,并在全国一线城市筹备建立起30多家专卖店、20多个专卖区,以及100多个防静电瓷砖的展示点,力求通过创新带动行业技术革新,为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用袁国梁的话说,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给统一陶瓷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和产品同时升级,必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