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久耕事件、深圳林嘉祥事件,其群体性都表现在互联网上,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这两起事件中参与讨论表达的网民分别达100万和180万。针对近年互联网内外群体性事件出现的交织放大趋势,有关专家认为,要高度重视这一趋势,针对民意加大工作力度。
婴子说过: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玩意,某些功能在中国被放大到出人意料之境,譬如网络反腐、网络监督等。更有百余万网民踊跃跟帖灌水,演绎出怒斥腐败局长周久耕和猥亵女童官员林嘉祥的网上奇观,弄得二者丢官卸职身败名裂。唾沫星子能伤人,关键它代表着道德评判的舆论力量。
虚拟的网络,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放大了真善美,也放大了假恶丑。虽然网络的 "放大器作用",有其消极一面,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否定其积极一面。假如没有这种放大,没有网民们不折不挠的监督,贵州瓮安事件幕后真相或许难见天日,周正龙的假虎照极有可能蒙混过关,杭州富家子飙车撞死人事件中的 "欺实马"荒诞剧会越走越远,而周久耕、林嘉祥之流说不好仍在装出一副正义凛然模样,大秀特秀虚假的 "最可爱公仆"形象……
网络的 "放大器作用",在某些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推波助澜之效,这也往往成为少数官员妖魔化网络的理由。实际上,较之于某些不着边际的网络传播放大失真,一些官员变本加厉有恃无恐的网上小动作,亦即 "权力化骨掌",危害性和破坏力更大。他们动辄以权力发号施令,强迫网站删除质疑声音,屏蔽负面消息,过滤民意信息。在不少成功的网络反腐案中,转发举报贴和删贴的博弈异常激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删不绝的帖子终于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使问题官员受到正义裁量。
在多数情况下 , "权力化骨掌"看似打造了鸦雀无声的网络真空,实则涂改了事实真相,戕杀了公平正义,剥夺了公众监督批评的权利,只能使公众情绪在发酵中不断膨胀。最典型的,莫过于日前发生的湖北巴东县娱乐场所女服务员邓玉娇刺死寻欢官员事件——事件发生之初,当地官方、警方即抹掉性侵犯情节,咬定是双方推搡殴斗所致。在国内舆论持续关注、网络内外强烈质疑的情况下,形势方得逆转,其后公安机关认定黄德智、邓贵大强迫要求邓玉娇陪同洗浴并进行不法侵害等细节,邓女的涉嫌罪名由故意杀人变为防卫过当。
在邓玉娇刺死寻欢官员事件中,"网络放大器"与 "权力化骨掌"可谓针锋相对。在诸多法律界专家学者介入、媒体及时跟进、广大网民热情又不失理性的放大纠错中,谎言无路可逃,真相如层层剥茧浮出水面。然而 , "权力化骨掌"并未就此收手,整个进程中总有一股来自权场的逆向力量使人寒心:记者接连遭遇威胁,有关网页信息被删除,地方官员以维护地方形象为由集体失声。失去人伦底线的官官相护和捂盖子只能加剧公众的不信任感。众目睽睽之下 , "权力化骨掌"招数虽然失灵,但其非凡能量却让很多公众事后心生余悸。
"网络放大器"不是妖魔 , "权力化骨掌"方是怪胎。谣言止于公开,只有主动顺应民意、强化制度监督、提升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社会能见度,把真相放在网上进行直播式全过程公开,方可将网络放大的负作用降至最低,使公共决策得到民众最大支持。少数官员偷偷摸摸地施展 "权力化骨掌",妄图扭曲真相屏蔽公众质疑,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