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3众所周知, 大自然的颜色千变万化, 正常视力的人可以分辨大约1000万种颜色。对同一种颜色的描述,会因各人国籍、民族、职业、习惯、年龄、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而产生很大差异。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中,控制丰富的色彩成为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借助仪器来测量颜色,提高产品质量或加强生产效率等愈加广泛。色差计为您提供公正、可靠的色度、色差数据。这样在品管、生产、及客户、协作单位等各环节之间,大家都以可靠的测量数据为依据,完全排除人为因素,可大幅减少争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应用广泛
颜色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颜色的测量和控制在工农业生产中已成为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色差计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染料、纺织、印刷、建材、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电影电视、家用电器、教育、图书、文物管理等行业。人们可利用色差计给出的色度、色差数据控制产品的颜色在误差范围内,更接近目标色;确保产品颜色达到各行业所要求的颜色标准并满足用户对颜色的要求。
测色数据
色差计给出的测色数据应符合有关国际、国内标准。初次使用色差计,用户一般会面对纷繁复杂的颜色数据感到无从下手。
色度学理论建立了不同的表色系统,每一种表色系统都可用三维颜色空间来描述,这些颜色空间相互独立。起初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利用任何一种颜色都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原理,用可见光谱红色的亮端700nm、汞灯的二条明亮谱线546.1nm、435.8nm作为红、绿、蓝三种原色,并建立了RGB表色系统,但R、G、B在配色时会出现负值,计算不方便,也不易直观理解。后来CIE于1931年在RGB表色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虚拟的三原色X、Y、Z,并建立了“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即XYZ表色系统。XYZ表色系统消除了配色时出现负值的情况,但这一表色系统是以2?视场下的光谱色匹配实验为基础,因此适用范围只限于? 4?的视场范围。1964年CIE又规定了一种10?视场的表色系统,称为“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在这一表色系统中用10?视场下的X、Y、Z表示颜色。实践表明人眼用小视场观察颜色时,辨别颜色差异的能力较低,当观察视场从2?增大至10?时,颜色匹配的精度和辨别色差的能力逐渐增高。但视场角再进一步增大时,则颜色匹配的精度提高也就不大了。由于这种原因,现代色差计器逐渐采用10?视场下的数值和公式。
建立了色度学系统就解决了用数量来描述颜色的问题。但是两种颜色的三刺激值X、Y、Z之差相同,并不代表人感觉到的色知觉相同。实践证明三刺激值之差相同的两种颜色,随这两种颜色的不同引起人的色知觉差异是不同的。对某两种颜色感到有很大差异,但同样的三刺激值之差对另外两种颜色可能会感到差异很小。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鉴别样品颜色的差别。前面介绍的表色系统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CIE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于1976年推荐了L*a*b*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在这个三维空间中,每个点代表一种颜色,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代表两种颜色的色差,并且相等的距离能代表相同的色差。另外,1948年亨特建立的亨特均匀颜色空间在某些行业也很常用。
任何颜色都可用某一种表色系统准确的表示,并可在此表色空间中找到和这种颜色相对应的点。在XYZ表色系统,用X、Y、Z表示颜色的三刺激值,用x、y表示色品坐标。在用L、a、b表示颜色,其在很多部门,有时对表征物体颜色的绝对值参量本身并不感兴趣,而是认为各物体之间的颜色差别,尤其是同批产品中与它们的标准样品之间的色差更为重要。某一种颜色与标准色之间的色差用?E或?E*表示。除此之外,测色数据还包括白度,黄度等。其中白度有很多种表示方法,常用的有CIE86白度(又称甘茨白度)、Hunter白度、GB/T5950-1996白水泥的白度等。(注意:对不属于灰白物体系列的物体,测得的各种白度值均无意义。)
利用仪器给出的测色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产品的颜色数据库,控制产品的颜色质量,保证颜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