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澳I号”打捞上来的文物。正在修建的脱盐水池,用以对从“南澳Ⅰ号”打捞的文物进行脱盐保护处理。对比两艘古沉船的打捞难度,“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称“南澳I号”和“南海I号”考古发掘方式不同。
崔勇是“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
从“南澳I号”打捞上来的文物。
正在修建的脱盐水池,用以对从“南澳Ⅰ号”打捞的文物进行脱盐保护处理。
明
船体是否出水未有定论
传统方式水下发掘文物
打捞难度大于南海Ⅰ号
昨日10时,“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健宏亲赴南澳宣布开始对这艘明万历年间的古沉船进行考古发掘。这艘承载过万件瓷器的古沉船会否出水?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表示,将视天气以及水下情况再定沉船打捞方案。
打捞难度大:
周围遍布暗礁
在历经856天的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前期准备之后,昨天上午,沉没于汕头南澳县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海域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正式启动。经国家批准,“南海Ⅱ号”被正式更名为“南澳Ⅰ号”。
因为遇上大浪,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水上打捞工作母船“南天柱”未能如期赶至现场。
对比两艘古沉船的打捞难度,“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称“南澳I号”和“南海I号”考古发掘方式不同。后者被数十米深的淤泥层包裹,可以通过沉箱方式连同淤泥整体打捞上岸,而日后的水下发掘工作完全是在人工可控的水晶宫内完成。而“南澳I号”沉船周围遍布暗礁等不明物,不能考虑用沉箱方式将船只整体打捞出水,只能用传统的潜水方式,对船只进行清理发掘。
这就好比一个在室内游泳池里进行后期工作,一个面对的则是受天气、潜水作业方式等复杂条件影响的海洋环境。“南澳I号”的打捞考古人员不得不在离岸数海里的地方依赖打捞船和潜水设备进行考古发掘。
崔勇另介绍,本次针对“南澳I号”的发掘行动,采取高压水枪清淤、手工发掘跟进的方式逐步对沉进泥沙的船体和所载文物进行人工清理,考虑天气因素年内留下的紧张的发掘时间和需要清理的数万件文物也给打捞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崔勇称“南澳Ⅰ号”打捞难度还要大于“南海Ⅰ号”。
不建议整船出水
崔勇介绍,“南澳I号”的打捞将采用便携式潜水设备与管供式潜水设备辅助进行。携带便携式潜水设备的考古人员“每次水下工作时间最长仅35分钟”。
随着东北季风的来临,这片海域未来的打捞环境还无法预计。能否按照方案12月中旬结束打捞工作?崔勇表示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时间表。
至于沉船,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表示,将视天气以及水下情况再定沉船打捞方案,整个过程将控制在三个月内完成。卜工和崔勇则称不建议整船出水,建议将“南澳I号”古沉船回填覆盖。
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史海钩沉
汕头南澳岛地处闽、粤、台三省海面交叉点,辽阔的海域是东亚古航线的重要通道。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南澳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之美誉。“南澳I号”的发现证明了南澳海域在明代已是中外舶商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或叫陶瓷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首次集中发现成品汕头器
昨日在南澳县博物馆记者看见一楼原展厅内正在建钢筋水泥结构的脱盐水池。博物馆馆长黄迎涛说,投资了近10万元修建的脱盐水池共有三个,建成后每个脱盐水池有72个塑料箱,用以对从“南澳Ⅰ号”打捞的文物进行脱盐保护处理。
崔勇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外国人在介绍欧洲瓷器的时候,就曾提到了“汕头器”。“汕头器”也就是曾经途经汕头出口的瓷器,产地覆盖了福建漳州、漳浦,广东汕头澄海、梅州大埔等地的民窑。“汕头器”作为专供出口外国的瓷器,产地在哪里?是怎么走出国门的,按什么路线走的?崔勇称,“南澳Ⅰ号”古沉船上载有的大量成品“汕头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证据。“这是国内首次集中大批量发现成品‘汕头器’。”
“此前的初步设想是,将出水文物三成留在汕头,另外七成运送到位于广州的广东省博物馆。”黄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