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的起步,有点像一部经典好莱坞式的大片开端:1994年一场特大洪水,把东鹏前身东平总厂冲刷得七零八落,40多个员工聚集在唯一存留的拥有两条生产线、月产值200多万元的小车间里默然不语,只有两条路摆在首次当厂长的何新明面前,要么重头再来,要么听之任之,就让这洪水成为东平厂的终结者。
何新明选择了前者了解佛山陶瓷了解陶瓷行业上佛山陶瓷网,转机出现在第二年,石湾镇安排何新明接管濒临倒闭的华泰陶瓷有限公司,这个“烂”摊子虽然负债累累,但是设备很好,这也拉开了东鹏低成本扩张的序幕,后来,园林厂、粤丰厂、东乐厂等一些经营状况差、亏损大、包袱重的企业先后被何新明收入囊中。
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东鹏陶瓷,认识到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生存和壮大。1998年,东鹏陶瓷的“金花米黄”上市,曾掀起全国“一片黄”的装饰热潮,而后,“一片玉”、“一片洞”等产品成为行业争相模仿跟风的目标。
可以说,东鹏陶瓷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在佛山陶瓷企业转型升级的考验中迈出了非常坚实的步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佛山陶瓷在国际建陶市场上等于“价廉质次”的阴影,但东鹏陶瓷佛山生产基地,高端产品的比例已经占到95%以上,完成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的产品结构调整。
事实上,东鹏在自己品牌控制方面也走过弯路。当2003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时,东鹏按捺不住,先后尝试了双品牌战略以及“主+子”的品牌结构,这种新的多品牌模式,在最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充分地“放权”调动了各个子品牌的积极性。但是在2006年,东鹏再次回归到了单品牌战略。何新明坦言:“‘主+子’的品牌模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资源分散、投入不集中、内部恶性竞争等现象,品牌内耗严重,成本迅速增加,最终影响到了主品牌的发展。”
虽然经历了很多曲折,但却找到了适合企业发展的。如今,东鹏在全国拥有四个生产基地。目前辐射全国、布局合理的制造基地布局基本完成,并且,在韩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家相继开设了专卖店,通过吸纳连锁加盟,最终实现品牌销售。
自始至终,东鹏的发展一直四平八稳,没有大起大落。这个历程一如陶瓷的烧制,既要讲究火候,同时亦要不变中求变化,在稳健发展的背后,是东鹏陶瓷变与不变“火候”的细致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