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古称藤州,是在西江流域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龙母的故乡,位于广西东南部,距有“百年商埠”的梧州市仅48公里。
全县辖16个乡镇,总面积3946平方公里,总人口98.34万人。藤县正逐步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优质服务,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一站式”服务机制初步形成。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藤县工业集中区成为投资发展的“洼地”。
藤县陶瓷工业园特色
全国首家矿厂一体化运营的陶瓷产业园,位于藤县的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区,规划面积15000亩,一期(600亩)投资6亿元的新中陶陶瓷公司落户并完成厂房建设,二期5800亩,三期8600亩。园区遵循人性化的理念,按照花园式进行建设,将环境保护和工业建设完美结合。
成本分析
高岭土本地原料成本:35元/吨-40元/吨高岭土运至广东成本:60元/吨-80元/吨在园区办厂可节约原料成本:30元/吨供水价格:1.38元/立方米长途水运是陆运的1/10
1.5万亩的陶瓷产业园,150条线的产能规划,对几乎没有建筑陶瓷生产经验的藤县来说,好象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投入。但记者在8月底对其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之后,觉得这一点也不冒险,似乎一切顺理成章,因为他们有着其他产区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丰富的高岭土等矿藏和发达的交通物流网,以及广西与广东的天然联系,无论人文地理都在昭示这里发展陶瓷产业的水到渠成。
据广西藤县博物馆的馆长李炎明介绍,90年代就有广东人看中藤县资源,在藤县办过陶瓷厂,但因技术、管理水平跟不上,后来不了了之,“现在有新中陶他们这些大型企业过来,技术、管理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广东企业到广西来,成本是最低的。”李馆长如是说。
据了解,自2008年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在藤县动工以来,就拉开了藤县利用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发展陶瓷产业的序幕。藤县开始有目的地围绕这个项目,大胆规划超大规模的陶瓷产业园,迎接广东陶瓷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一年多过去了,藤县政府今年8月特地到广东佛山招商引资,巨大的优势引起了众多企业的浓厚兴趣,会上签约的、没签约的,甚至听别人说起这个招商会的,纷纷闻风而动,前往藤县进行实地考察。
在记者走访的那几天,藤县专门成立的陶瓷管理委员会忙坏了,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前来考察的企业代表,更有趣的是,当记者结束藤县采访抵到广西北流时,才发现我们要采访的企业代表陈玉灿总经理,那几天正好也到了藤县,并已签约准备明年投产。他也非常看好陶瓷产业将来在藤县的发展。
地缘优势突出
作为一个新兴产区,藤县的地缘优势尤为突出。2007年,随着佛山政府产业整治以及大企业产区布局,大批企业开始外迁,但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企业北迁并非一条成功之路。毗邻广东的梧州藤县开始吸引大家的目光:距离陶都佛山目前仅需3个多小时的车程,建设中的南宁至广州城际高速铁路完工后,到达藤县仅需1个半小时。这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广东也如出一辙,广东的高管到这里也没有什么不适感。
在新中陶工地的临时办公室,记者见到一些广东过来的高管,他们均表示在这里没什么“水土不服”的感觉,要回佛山也很方便,当日即可往返。因此记者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广西新中陶的总部其实设在佛山,但财务总管却在广西,在广东发生的业务往来还要到广西来办理手续,但他们却并没觉得麻烦,说是跑惯,每个月不知要跑多少个来回。
资源无可比拟
梧州具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良好组合的能源优势,作为陶瓷生产原材料,藤县储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俗称白泥),白泥覆盖区23万平方公里,储量超过3亿吨,白度高达71.5%,可做陶瓷原材料。矿区距离陶瓷园区约6公里,距离赤水港码头约15公里。新中陶计划在厂区与矿区之间建一条传输传送带,直接用皮带把开采出来原料送到工厂的料厂,以节省原料运输成本。另外还有相临市县的三大矿业支持园区:柳州融水矿(纳长石)、北海合浦矿(水洗高岭土)、桂林全州矿(钾长石)。
源动力充足无忧
作为工业生产的源动力——水电,也是保证供应充足。据了解,在供电设施方面,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区有充足的电力保障。藤县不但有丰富的小水电发电能源,而且有南方电网和桂东电力股份公司的电网支持,同时已经与蒙山县、金秀县和平南县进行电网互联,拥有可靠的电源保障。供水设施,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区有专门的供水管道。县城日供水能力5万吨,可满足生活、生产、工业用水要求。附近还有大小水库十多座及源源不断的西江、北流河,为陶瓷园区提供充足的工业水源供应。
广西藤县是否真能像他们县委书记张培健说的那样,在三五年内顺利成长为南国新陶都,成为中国中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我们从当地政府的实干精神中,从摆在面前的巨大资源、成本优势中,这个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综合比较藤县与广西其他县市,目前看来藤县最有可能将建筑陶瓷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