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广东产区>>|
广东华侨博物馆将开放 陶瓷猪仔钱国内罕见

发布:2009-11-11 10:50:07  来源: 南方日报 [字体: ]

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外观。本周五这里将向公众开放。

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展出的瓷币。

  广东华侨博物馆要建成开放了。在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美术馆和星海音乐厅一侧,10年前一个椭圆外立面红砖建筑拔地而起,当年它是为广东拥有一座华侨博物馆而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座融汇东西方建筑特色的建筑空置了将近10年。今年,广东华侨博物馆才完成了最后的基建工程,招标展陈方案后,将于13日对外开放。

  福建有一座华侨博物院闻名遐迩,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也在筹办中,即将开放的广东华侨博物馆会拥有怎样的特色和代表性? 它将如何勾勒、描摹华侨这一族群独特的生存及精神轨迹?作为专门展示一个特殊族群历史的新型博物馆,国内文博专家如何支招?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思路突破

  华侨出洋奋斗上溯数千年前

  广东修建华侨博物馆起源于20多年前的一项动议。1985年,省政府接纳蚁美厚等30名省人大代表有关筹建广东华侨博物馆的建议,批准在二沙岛兴建广东华侨博物馆。20年过去了,福建厦门的华侨博物院已成了国内有代表性的华侨专题博物馆,而广东江门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也小有名气。广东华侨博物馆由广东省侨办筹建、管理,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所国内一流的省级博物馆。

  广东华侨博物馆馆长王明惠告诉记者,如何超越厦门的华侨博物院?这是广东华侨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上考虑的第一个目标。展览设计团队通过数十年陆续征集到的上千件文物,加上最新的华侨历史视角,成功勾勒出一条目前最清晰、最完整的华侨历史的脉络。

  摆在王明惠面前的问题是,福建厦门华侨博物院1959年开放,4000多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数十年收藏的5000余件华侨史的实物、图片、资料看似不可超越。今年4月,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始就“主题展览”向社会招标,最后选中了广州的一个设计团队,该团队曾主持过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大纲。

  设计团队负责人张松说,为了反映华侨在海外艰辛的生存奋斗轨迹,厦门华侨博物院运用了许多模拟场景,比如华工在马来西亚割胶、开发铁矿等模拟场景。为了突破对历史片断的单一描摹,广东华侨博物馆的“主题展览”从一开始就要勾勒一条华侨历史最完整、最清晰的脉络。不同历史时代背景下,华侨是主动出洋还是被动出洋?成了整个“主题展览”的一条暗线。

  广东华侨博物馆“主题展览”的第一个部分模拟了广州黄埔港外货船如织的场面。“华侨出洋奋斗的历史,其实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从唐代就有了中国人出洋进行和平贸易。”张松认为,展览第一部分就给人耳目一新的观念:华侨最早是主动出洋,要到海外谋求生计的。

  一件印尼出土的唐代中国瓷器,一只在印尼廖岛英德吉里关丹搜集的汉代两耳陶钵……新加坡首席陶瓷鉴定家杨永曦捐赠的一批中国外销瓷(广彩)从展览开始就“亮”出华侨“主动”出洋的线索。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地的开发,大批华工被贩卖到海外当劳工,变为‘被动’出洋;直到近百年来,华人华侨在海外创业,支援国内革命和建设,又变成了一种‘主动’出洋。”张松说,依据这个暗线,“主题展”目前展示了海外华人“移民海外”、“艰苦创业”、“传承文化”3个专题,还将筹备“浩气长存 ”、“情系桑梓”、“华侨事务”3个华侨主题展专题。

  -文物突破

  家书抵万金矿灯证血泪

  今年,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始向海内外征集文物,加上数十年来陆续接受的捐赠文物,开馆前广东华侨博物馆已经有上千件文物。馆长王明惠说,虽然这些文物绝大多数没有定级,但华侨文物本身有其独特性,其中有不少上世纪华侨的家书、侨批、票据,还有华侨先辈出洋时的出国证件、卖身契约,也有一些反映历代华侨先辈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结婚证、利是封、节庆用品等。甚至还找到了华工在美洲开矿用的矿灯、修铁路用的铁锹、华侨社团地契和凭证等。

  陶瓷做的“猪仔钱”国内罕见

  记者在馆内看到了17枚造型奇特的陶瓷片,有的是蝴蝶形状,有的是蝉的形状。王明惠告诉记者,这是“猪仔钱”,是近代南洋华侨使用的代用币。当年,在南洋的种植园主、矿场主支付给契约华工工薪时,多为瓷制,有圆形、正方形等,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或企业中流通,是雇主控制和束缚华工的工具。华工辛苦赚来的钱,无法寄回国内。

  这17枚国内罕见的“近代南洋华侨使用的陶瓷代用币”(即“猪仔钱”),由杨永曦捐赠。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博物馆也仅藏4枚。

  黄花岗烈士过半数是华侨

  展览中有一面来历特殊的“红头巾”,是博物馆向三水当地一位98岁的老人黄苏妹征集来的文物。“红头巾”是对上世纪前期到新加坡做建筑小工的三水妇女的称呼,由于她们都是戴红色的头巾而得名。黄苏妹就是当年“红头巾”建筑女工中的一人,她1935年到新加坡从事劳务工作,1946年回国,是目前三水有据可查的唯一一位最长寿的“红头巾”。

  展览以图片和文物的形式,展示了华人华侨在海外创业的历史,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人和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超过一半的烈士是华侨;生于广州的戴宗汉,早年到秘鲁创业,指导当地农民开展农业、出口大米,被秘鲁政府授予“农业功勋章”;今天人们吃到的进口橙,当年是由五邑人刘锦浓在美国培植出来的……

  百年前留声机仍清晰动听

  博物馆征集到一批早期粤侨创办的报刊,如越南《全民日报》、《中华日报》、《东亚日报》、《远东日报》;印度尼西亚《天声日报》;菲律宾的《东方日报》;柬埔寨的《棉华日报》等。

  旧金山1924年诞生了一份由华侨创办的报刊《金山时报》,于2006年停刊,得知广东华侨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消息,后来收购《金山时报》的星岛日报社,将从创刊到停刊的所有《金山时报》一整套捐赠给广东华侨博物馆。

  博物馆还征集华侨在海外印刷的《粤英词典》,借助这个字典,还没有发明拼音的百年前,刚到海外的广东人可以学习英语,还辗转征集到8本原收藏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图书馆内的《四库全书》。

  博物馆还展出了1970年的美国邮票打印机、1952年美国金山和记老铺三月特价广告、美国春节时华人巡游时穿的戏服……记者见到了一个距今近百年还能 “唱”的加拿大产留声机,王明惠介绍说,这台转速为78转的留声机是侨胞黄锦标捐赠的,是当时经济富裕的华侨家庭才能使用的,即使是现在放上30年代的唱片,依然清晰动听。

  王明惠还辗转找到了上世纪30年代在美国名噪一时的华人功夫明星关德兴的遗物,他的儿子关汉英将父亲生前戴的帽子等一批遗物捐赠给广东华侨博物馆。这位当年赫赫有名的华人功夫明星,曾被日本明星高仓健拜为师傅。

  -建筑突破

  外形方圆结合浮雕环绕展厅

  广东华侨博物馆虽然在10年前就基本建好,但当时的设计却独具匠心。建筑面积达16439平方米,是少有的方圆结合体展馆建筑,喻意天圆地方,四海一家。走进展馆,趟栊门、万字窗格让人似乎穿梭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旧时代。

  圆形展厅中央,一艘12米长、4米宽的红头船几乎是按照1∶1比例再现了华人华侨出洋时背井离乡的场景。因为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粤东地区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大多数潮客籍华侨就是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

  为了立体描摹华侨的生命轨迹,广东华侨博物馆特别创作了全长88米的巨幅浮雕,浮雕由广东美术学院的蒋剑韬、夏天教授创作,高1.7米,以展现华侨奋斗和功绩丰碑为主线,分艰辛出洋、华工血流、落地生根、同仇敌忾、华人之光、革命之母、抗日勇士、建设先锋、友好使者、巍巍丰碑10组雕塑,重点描述了广东华侨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访谈王明惠(省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广东华侨博物馆馆长):华侨家信堪称中国草根史

  记者:为什么广东华侨博物馆空置了10年?

  王明惠:广东华侨博物馆1995年举行奠基典礼,2002年基本建成。可是由于资金短缺,基建项目一直没有完成,直到今年才通过最后的工程验收并拿到房产权证。尽管空置10年,我们一直在进行华侨文物的收集整理和规划陈展工作,得知广东华侨博物馆要开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老省长叶选平题写了馆名。

  记者:广东华侨博物馆如何征集文物?

  王明惠:广东海外侨胞超过3000万,分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侨一直为国内革命和建设默默贡献力量,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征集文物过程中,征集到许多华侨的“航空救国券”,当年华侨在海外捐资捐钱支持国内抗战,很多人拿到这种“航空救国券”本来后来可以兑换成钱,但是几乎很少有华侨去兑换,他们保留着“航空救国券”更是一种对祖国精神上的维系。

  华侨的文物非常特别,不像古代帝王墓葬出土的文物可以定为一二三级,华侨的文物大多数无法定级。但华侨文物有另外的特点,我们征集到许多家书、家信、寄回国内的汇款单,这些家书、家信,就如同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的一种作证,很多方面印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比如我们收集到华侨萧润亭从民国到解放后多年的数百封来信,一些专家说,这些华侨的家信汇集起来,堪称一部20世纪中国的草根史,有关专家还准备把这些家书整理成一本书,甚至拍成一部电视剧。

  我们还征集到一批名叫胡立彬的老华侨的私人家信。从上世纪 20年代到50年代,他陆续从印尼寄回书信,这些互相来往书信使用的信封就非常有趣,从最早的民国时期的商行信封到后来邮局的信封,再到新中国以后的信封。1949年10月以后,胡立彬写回来的第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寄:新中国汕头……”的字样,这是一种多么微妙的佐证啊!从最民间的角度,印证了海外华侨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可。

  自从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始启动向海外征集文物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收到海外华侨和归侨侨眷捐款、捐赠文物的来电和来信。华侨的文物在不断扩充之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